“哎呀。大小姐,你有所不知,李大夫说大病初愈之人,不得沾过多的荤腥,以免身子虚不受补。”赵姨娘赶紧辩解。
“是啊,现在我朝女子以瘦为美,你胖成个桶谁会喜欢啊,我娘是帮你呢。”一旁黎清雪可算逮到机会说话了。
“噢~,我竟不知姨娘是这等好意,那我的吃食与清雪对调如何?”
“你!”黎清雪哪不知黎小草天天吃的是什么呀,她怎么可能天天喝稀粥。
“好了,你们别吵了。赵姨娘,既然小草身体康健了,你就把她的饮食恢复到正常的菜式,女娃子就是要丰润才好看,瘦成把骨头有什么好的。”
黎老太太和稀泥,但她这话一出,至少赵姨娘不敢在吃的地方克扣她了。
一会,黎老太太乏了,要小憩。
几人告退出去,一出大门,就听黎清雪阴阳怪气的声音,“哟,我还不知道某人居然还是个神棍。胡编乱造也不怕闪了舌头”
黎小草顿了顿脚步,“妹妹是说我?”
“谁心里有鬼说的就是谁!”
这时旁边的赵姨娘也没了刚刚在屋里的卑微谨慎,一脸看戏般的眼神看着这一切,也不出言阻止。
“你的意思是说,祖母心不诚感动不了观音大士?妹妹如果是这个意思,刚刚在屋里怎么不反驳我?”
“那等祖母醒了,我们再一起去告知祖母?”
“你!好你个牙尖嘴利的的黎小草!”
黎小草本就是阳谋,黎老太太就算没有乞求观音大士保佑孙女,她也不敢承认;赵姨娘母女就算觉得她在说谎,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质疑,质疑她就是质疑祖母心不诚。
她们就算再恶心,也得受着。
只能像现在这样无能狂吠。
“我的大名是你叫得的吗?!别忘了自己的身份!”黎小草突然厉声道。
倒是把赵姨娘和黎清雪唬了一跳,叫她大名又不是一两次了,以前她就算气也只能乖乖受着,现在怎么还改反抗了?
赵清雪待还要说什么,就看她娘对她眨眨眼睛,原来是祖母身边的大丫鬟杏仁走出来。
她连忙住嘴,对杏仁甜甜叫了声“杏仁姐姐”,杏仁伺候祖母快十年了,是祖母跟前第一得力的丫鬟,脸面比不受宠的主子还大些呢。
杏仁连忙行礼,"大小姐、二小姐、姨娘好。我去给门上让小厮去请张大夫。"
“谢谢杏仁姐姐”黎小草也福了一福。
杏仁连忙阻止,“大小姐可别折煞奴婢,奴婢可担待不起,这都是老太太疼爱您,以后您的日子定然会顺心顺意。”
黎小草心里一动,听着这话感觉背后好像有什么深意似得。
一旁的赵姨娘却听得明明白白,这是说,她黎小草从此就要得宠一飞冲天了。
“哼”她暗哼一声,在吃食上整不了你,我还不能想别的办法了。你跟我等着吧!
黎小草倒不知道赵姨娘又在想坏主意了,她只觉得这府里也不都是坏人,像老娘就很关心自己,大丫头杏仁瞅着也像个好人,老太太耳根子软,谁奉承她她就喜欢谁。
她现在只想快点把这些新发现告诉闺蜜杨洁洁。
杨洁洁趁着带客户去看房子的时间,去了一趟图书馆,查找了一些关于宋仁宗时期的书,倒是有好几本,但是这些书都是围绕宋仁宗写的,都是些国家大事,还有些名人的生平。关于钱塘县令,是一个字都没写呀。
天圣五年也更是,就一个包拯考上进士。其他啥有用的信息也没有。
然后她还发现这个时代除了大宋外,北边还有辽国、南边有大理、西边还有个西夏,这些国家过几年机会跟大宋打仗,但是现在还是太平时期。
所以就算现在知道这些历史背景,也起不了什么太大作用。除非她们家搬到京城去。
下午,小春回来禀报,“小姐,给夫人看病的大夫是李大夫,诊断书我已经要来了,还有他开的药方我也找小夏拿到了。”
小草定睛一看,虽然是繁体字,但是也大概看得懂,
【患者面色苍白,舌苔白滑,气息微促,自诉咳嗽痰稀,胸闷气短。切脉觉其脉浮而无力,此乃肺气不足,卫外不固之象。再观其舌质淡,苔白而润,此为肺寒之征。断此疾乃肺病也。】
又翻开第二张单子,是药方。
【麻黄二钱、桂枝一钱半、杏仁一钱半、甘草一钱。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加入其他药材,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字看得懂,但是内容却看不懂。她只有晚上先拿给洁儿看看。
性命之危
晚上两人互相告诉对方今天的收获,杨洁洁听到黎小草的对老太太的高级马屁,高兴极了,连连夸她聪明。
她感觉黎小草成长进步很大,以前她就是看不惯什么就直接莽上去的性子,从来不会拐弯抹角,现在居然懂谋略了,可见环境真能改变人。但不管她再怎么变化,都是她最亲爱的好闺蜜。
她今天给小草准备的是干锅鲈鱼,没刺又鲜美,平时她们好几个月才能攒钱吃一次。现在有钱了,天天都可以吃了。
“对了,小草,你说你能给我传杯子过来,你能不能把你自己传过来啊呀”
正吃的起劲的黎小草放下筷子,“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我试试看呢!”
她集中注意力闭上眼,心里默念,“送我回去!送我回去!”
等了一好一会儿,啥反应都没有。
她委屈巴巴的看着杨洁洁,“洁洁,我回不去了”说着,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