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中高端:度假酒店市场的深耕之旅
会议室的百叶窗将正午的阳光切割成均匀的条状,落在男孩摊开的行业报告上。他指尖划过"度假酒店市场增长率"那道陡峭上升的曲线,抬头看向对面六位刚组建的调研团队成员——三位来自酒店管理专业的应届生,两位有五年以上行业经验的分析师,还有一位曾任职于国际咨询公司的市场专家。
"我们的时间窗口只有三个月。"男孩将马克杯往桌心推了推,杯壁上的水汽在红木桌面上洇出浅痕,"从明天开始,分三组覆盖周边三百公里内所有地级市。记住,不仅要看那些挂牌的五星级酒店,更要留意那些藏在景区边缘、被低估的物业。"
团队里最年轻的林薇突然举手,她摊开的笔记本上已经画满了思维导图:"陈总,您说的中高端市场,具体要怎么界定?是看房价还是服务标准?"
男孩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叠表格分下去:"参考这组数据——客房均价在八百到两千五之间,配备独立餐饮体系和至少三项特色体验项目,且年度复购率过。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才是我们要聚焦的标的。"他特意在"特色体验项目"几个字下方画了波浪线,"现在的游客不缺地方住,缺的是能记住一辈子的体验。"
一、市场迷雾中的指南针
周的调研像在浓雾里行军。一组人奔赴太湖沿岸时,正赶上梅雨季的连绵阴雨。王鹏举着伞站在某温泉度假酒店的露台上,看着远处被雨水模糊的湖景,笔记本上记满了矛盾的信息——前台说周末客房供不应求,可停车场里本地牌照的车辆不足三成。
"这地方离市区车程两小时,却没有任何亲子设施。"刚入职半年的实习生小周蹲在儿童游乐区门口,用手机拍下褪色的滑梯和积灰的海洋球池,"昨天跟保洁阿姨聊,说去年夏天就没人维护过这些。"
王鹏突然想起男孩出前的叮嘱:"留意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泳池水质、早餐冷盘的更换频率、客房拖鞋的厚度,这些比官方宣传册更能说明问题。"他转身走向酒店的中式餐厅,隔着玻璃看见厨师正将预制菜倒进炒锅,抽油烟机的轰鸣声里,似乎藏着这家酒店评分持续下滑的答案。
与此同时,负责数据分析的张悦在办公室里熬红了眼。她将近三年的行业报告输入模型时,现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周边城市中高端度假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在,但那些主打"文化沉浸"标签的酒店,入住率比平均值高出个百分点。更关键的是,这类酒店的客单价能做到普通度假酒店的倍。
"陈总,您看这个。"张悦将折线图投屏到会议室,"去年下半年开始,非遗体验在地文化这些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增长了o。但市场上真正能落地的项目不足o,大多只是挂个名头。"
男孩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停留在图表角落的注释——某古镇度假酒店因引入非遗传承人驻场,使淡季入住率提升至。"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缺口。"他突然起身拉开窗帘,午后的阳光涌进来,照亮了白板上刚写下的三个词:文化赋能、体验升级、区域深耕。
二、三百公里内的猎物
第二周的考察转向周边城市的近郊。男孩亲自带队前往天目山沿线,导航在盘山公路上数次信号中断,最终停在一片被竹林环绕的建筑群前。这是家挂牌四星的度假酒店,灰色的楼体在翠绿山景中显得格外突兀。
"十年前这里是当地最火的度假村。"接待的经理是位头花白的中年人,他领着众人穿过空旷的大堂,水晶吊灯上蒙着薄灰,"后来新老板接手,非要改成欧式风格,把原来的茶田改成了草坪,老客都不来了。"
男孩在露台驻足良久,远处云雾在山峦间流动,山脚下隐约可见几处散落的茶园。他突然问:"那片茶田还能恢复吗?"经理愣了愣,随即苦笑:"产权在村里,当年改草坪时闹得很不愉快,现在想再谈怕是难了。"
回程的车上,林薇翻着拍摄的视频:"硬件其实都还不错,就是定位太混乱了。既有法式餐厅,又卖本地土菜,客人根本不知道该带着什么样的预期来。"男孩没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易地图,在天目山的位置打了个问号,旁边标注着"产权纠纷风险"。
转机出现在第三周的黄山脚下。当调研团队穿过一片银杏林,看见那栋白墙黛瓦的建筑时,连最挑剔的张悦都忍不住惊叹。酒店背靠连绵的山峦,门前一条溪流潺潺流过,几棵百年银杏将影子投在青石板路上,与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形成奇妙的呼应。
"原来的主人是位老教授,十年前建这地方的时候,特意保留了原有的水系和古树。"现任经营者是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她指着大堂里悬挂的水墨画,"这些都是本地画家的作品,本来想打造成文化主题酒店,可惜资金链断了,现在每个月都在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男孩仔细检查了客房的细节:实木家具没有明显磨损,床品的支数达到了中高端酒店的标准,就连卫生间的防滑垫都印着当地的山水图案。他在露台现一个被废弃的茶炉,旁边堆着整齐的竹制茶筛,突然问:"这里能做茶文化体验吗?比如让客人跟着茶农去采茶?"
经营者眼睛亮了:"后山就有三十亩老茶园!我早就想过,可没钱请专业团队来运营。"她从抽屉里拿出厚厚的账本,"上个月入住率只有,再撑半年就只能挂牌转让了。"
当天晚上,调研团队在民宿的餐厅开了场临时会议。林薇将收集的客户评价投影出来:"差评集中在活动单调性价比低,但好评里有o都提到了环境清幽建筑有特色。"王鹏补充道:"周边五公里内有三个a级景区,车程都在半小时以内,交通其实很方便。"
男孩在白板上列出关键数据:物业面积ooo平方米,客房间,当前平均房价o元,周边同类中高端酒店均价oo元。"如果能注入文化体验项目,把房价提到o元,同时将入住率提升到,不出半年就能实现盈利。"他指尖重重落在"合作可能性"几个字上,"明天跟业主谈具体的合作方案,我们要的不只是一个酒店,是一个能复制的中高端度假模式。"
三、谈判桌上的博弈
第一次正式谈判在酒店的茶室进行。业主李女士泡着当地特产的毛峰茶,眼神里带着警惕:"你们想合作,是想控股还是单纯投资?"男孩将一份厚厚的方案推过去:"我们出资金负责改造升级和运营,您以物业入股,占o的股份。利润按季度分红,五年后您有权选择回购我们持有的股份。"
李女士的手指在方案上停顿:"改造要动我的建筑?这可是按老规矩建的,一砖一瓦都有讲究。"男孩立刻翻开附带的设计图:"外观和主体结构完全保留,只改造客房的智能化系统和公共区域的动线。您看这里,"他指着茶室的位置,"我们想把这里改成非遗工坊,邀请徽派木雕和竹编的传承人驻场,客人可以在这里体验手作。"
站在一旁的张悦补充道:"我们做过测算,引入文化体验项目后,客单价至少能提升o,而且能吸引大量团建和研学团队。"她展示了一组数据,某类似酒店在增加手作体验后,企业客户订单增长了。
谈判陷入僵局时,男孩提议去后山走走。沿着蜿蜒的石板路走到茶园,他突然说:"您知道吗?上周我们在天目山看的那个项目,硬件比这里好,但我当场就否决了。"李女士惊讶地回头,他指着眼前的茶树,"那里没有根,而您这里有——有本地的文化,有客人愿意为之停留的故事。"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男孩继续说:"我们不是来赚快钱的。您看这些老茶树,它们需要时间才能长出好叶子,做酒店也一样。"他掏出手机,展示着团队做的竞品分析,"周边中高端酒店要么缺特色,要么缺运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两块补上。"
李女士沉默了很久,突然问:"你们打算多久能让这里盈利?"
"一年内。"男孩的语气很肯定,"我们会保留原有的服务团队,只派运营总监和文化项目负责人过来。您依然可以参与日常管理,尤其是在本地资源对接这块,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当夜幕降临时,李女士在合作协议上签了字。她握着男孩的手说:"我守这地方十年了,早就想找真正懂它的人。"窗外的溪流映着月光,仿佛在为这场跨越数年的等待画上句号。
四、深耕之路的
调研团队在黄山脚下待了整整一周,每天都在完善改造方案。林薇带着设计师丈量每间客房的尺寸,王鹏则跑遍了周边的村落,跟老茶农敲定合作细节,张悦忙着搭建会员体系,计划将男孩旗下民宿的客户导流过来。
男孩站在酒店的露台上,看着远处正在调试无人机的实习生。小家伙正将酒店的全景图上传到云端,准备做线上推广。他想起三个月前组建团队时,会议室里那几张既兴奋又忐忑的脸,突然觉得这场跨越三百公里的调研,不仅找到了合适的项目,更磨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陈总,市区那边来了新的项目资料。"林薇拿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一家位于湖畔的度假酒店,"业主说如果我们有意向,愿意让我们托管运营。"男孩接过平板,目光落在酒店的位置标注上,距离他们刚签约的项目只有八十公里。
他突然笑了,在团队群里了条消息:"明天开个会,讨论一下区域联动方案。"夕阳最后的余晖洒在他的笔记本上,那里已经画好了初步的蓝图——以黄山项目为核心,辐射周边三个城市的中高端度假酒店集群,每个项目都有独特的文化主题,却能共享会员体系和供应链资源。
车窗外的竹林在夜色中连成一片墨绿,男孩看着手机里不断弹出的团队工作汇报,突然想起调研启动会上说的那句话:"中高端度假酒店的本质,是让人们在熟悉的距离里,找到陌生的惊喜。"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种出能结出惊喜的种子。
当车辆驶离山区时,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男孩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打开电脑开始写项目启动报告。文档的标题很简单:《深耕周边市场,打造中高端度假酒店生态》。在标题下方,他加了一行小字:路虽远,行则将至。这或许就是这场历时三月的调研最终的答案——商业的版图从来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