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过去没多久,朝野中便生了一件大事,甚至可以说天大的事。
宰相被降职了!
景帝给出的理由十分严厉,直接斥责宰相“结党营私”,锦衣卫拿出的证据正是当初宰相为给程宝珠解决问题,私下面见了很多大臣。
这些大臣们纷纷喊冤,皇上却不吃这一套“若无朋党,此事为何不上报刑部?谁知你们私下解决,靠的是何等方法,其中有无利益交换!”
倒是宰相,毫不犹豫便认了罪。
景帝念在其多年来的功绩且并未做出实质性动摇朝纲的事,将其降职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三品大员当然也是高官,可与正一品的宰相比实在是一个地一个地。
直到这时众人才意识到为何原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辞官那么久,这官职仍是空悬在那里,没有定下新的人来。
对了!既然这个位子填上了,那宰相!
原任一品、二品的那些文官们忍不住激动雀跃起来。
季尘站在文官末尾,神情清冷。
他心里很清楚,陛下不会再任命一个新的宰相。
如今的皇上只想把权力牢牢掌握在手心,所以创造出了内阁与宰相分庭抗礼。
如今没有了宰相,内阁自然也不会一人独大。
果不其然,景帝又很快宣布了内阁的一系列改制措施。
内阁辅看似拥有最高的地位,但权力却被其他内阁大学士共分,在关键事情的决策上没有了一言堂的机会。
说完这件事,景帝忍不住欣赏起堂下各个官员的神色来,见他们一个两个或惊慌、或失望、或雀跃,便觉好笑至极。
明明已经走到了如今的位子上,在权力面前,一个两个还像是孩童般好懂。
他又将目光转向季尘,后者低着头,半天一动不动,宛如塑像一般,倒是不知在想些什么。
景帝又开口,这一次正是与塑像般的季大人有关。
他先是赞扬了季尘在担任鸿胪寺少卿期间处理事情尽职尽责,既保全了大周的体面,也打压了那些外邦蛮夷的气焰。
同时对他过去在翰林院、户部所担任的各个职位上的工作都表达了肯定,最后便是任命他为左佥都御史。
此言一出,满堂皆净。
佥都御史,竟是佥都御史!
这可是正正堂堂的四品官啊!
他季尘入朝为官不过一年多,何德何能坐到这样的位子上?
这可是能负责中央与地方监察、参与三法司会审及官员考核的重要官职啊!
连比他大的官员都可弹劾!
与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共同构成都察院核心官员圈子。
想到这里,众人忍不住看向宰相,不对,应该说是如今的左副都御史。
这不就代表着以后季尘是在宰相手底下当差吗?
宰相能落得今天的下场,他季尘功不可没,朝廷中大部分人都知道,当初宰相府那些事儿就是他季尘捅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