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八公中,更是不少人和贾府有老亲,听了这消息,都惊呆了。
次日早朝,皇帝当朝表扬了荣国府,称赞其“忠义可嘉,深明大义,为朝廷分忧,为百官表率”。
不仅如此,皇帝还特赐黄金五百两,直接赏给了一等将军贾赦,以示皇恩浩荡。
同时,皇帝也得知此番贾赦长子贾琏功劳不小,龙心大悦,索性直接开口表示:“朕记得,广东户部清吏司主事职位空缺,吏部商议看看,就让贾恩侯的长子到这个位置吧。”
虽然只是个六品官,可皇帝开口的意义,那可十分不同。
荣国府内,后知后觉的贾母不由得长叹一声。
她原以为,凭借元春入宫,宝玉又衔玉而生,二房日后定能光耀门楣,更有前途些。
谁料想,老大一家,竟能如此出乎意料,以一种她完全没想到的方式,重新站稳了脚跟,甚至获得了皇上的青睐。
但事已至此,贾母知道就算自己发作一通,却并无他法改变既成事实。
因此倒不如不吭声,维持表面的平静。横竖她们总不能亏待了自己,日后依然是国公府的老太太。
有了荣国府的带头作用,其他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欠款官员也都纷纷开始行动,生怕成为下一个被清理的对象。
一时间,户部追缴欠款的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国库因此得以充盈。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识时务”。
理国公府依然头铁,仗着旧日的功勋和盘根错节的关系,不肯还钱。但还没等户部再次催促,转头督察院弹劾理国公府的折子就到了御前。
第0章番外、皇后重生——薛家搬走太子获赞
督察院弹劾理国公府的折子呈到御前,皇帝转头便下令太子去刑部,跟着学习断案。
皇后娘娘得知此事后,心中猛地一沉。
她想起前世,老二萧霆锴不就是去了刑部处理理国公府的案子,结果却在那里勾搭上外室,闹出了一大堆腌臜事,尽管这一世,处理此案的是太子,但皇后仍旧忧心忡忡。
她赶紧将太子召来,语重心长地叮嘱一番。
“锐儿,你父皇让你去刑部,更多的是为了让你学习,积累经验,你千万不要擅自做主,更不要异想天开,做出什么惊人之举。”皇后眉宇间全是担忧,生怕儿子被复杂的人情世故和诱惑所迷。
太子见母后这般紧张,不禁有些好奇:母后怎么有一种理国公府是什么龙潭虎穴的感觉?
“母后别担心,儿子也不是头一次去刑部了。母后忘了吗,去年也去学习过三个月呢。就是前儿,连二弟也去了工部学习的。”太子宽慰皇后,以为母后只是过虑了。
皇后当然记得这些,可这哪能一样?理国公府牵扯甚广,其中利益盘根错节,而且……她不能直接说,理国公府内有美人,怕把你魂给勾走了。
“反正不管如何,你不要妄自尊大,以为自己能将一切都看得透彻。什么事儿,都得向你父皇请教才是。遇到拿不准的,也多问问刑部尚书和其他几位大人,切莫自作聪明。”皇后只能反复强调,希望太子能够谨慎行事,守住本心。
这厢皇后担心儿子,那边荣国府上,薛家则开始计算着搬家的事情。
搬家的主意是宝钗提出来的。
“妈,你想一想,”宝钗坐在薛姨妈对面,语气平静而冷静,“如今荣国府都换成了一等将军府了,那就是大老爷当家。咱们和大老爷又不是亲戚,他如今得势,哪里还会顾念我们?”
姨妈被关进佛堂,这都多久了,也不见放出来。舅舅那头知道了,也什么都没说,甚至连问都没问过一句。”宝钗一针见血地指出,“说到底,如今人家荣国府得势了,不用再依仗舅舅了。”
“如今林大人又得朝廷重用,老太太本来也不喜欢我们。”宝钗继续分析利弊,
“妈,你也知道的,一向凤丫头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如今她才是管家人呢。咱们若不主动走,只怕也住不长久了,到时候闹得更难看。”
宝钗一番话,说得薛姨妈唉声叹气,十分犯愁。
“我的儿啊,我如何不知道这些!”薛姨妈叹了口气,“可是,没有国公府的庇佑,咱们家的铺子只怕越发惨淡了。你哥哥是个靠不住的,咱们孤儿寡母的,离开了贾府,也不知道该去哪儿容身。”
她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