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介绍,三人分别是村庄村长、该地投资建设的项目负责人门总及其秘书从小姐。
向导和皮卡车会在太阳落山前来接他们,所以驱车先离开了。
几人相互简单介绍了身份,大概认识后,便准备就今日主题进行采访。
从秘书低盘黄,两只碧眼宝石般闪着光,看着陌生又熟悉的两张面容,忍不住询问了声:“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二位?”
秘书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尤其是门总,眉眼瞬间挑高了,神色略显严肃。
摆弄着设备的红官听不懂对方说什么,见连古组装的动作一顿,不禁分了点心神留意他们的互动。
但也仅仅一秒,连古就自然地掏出了挂绳的工作证,露出个标准的社交笑容,“那应该是从电视上看过我们的报道,我很荣幸。”
因他赤诚般的笑毫无算计,其他人便轻易相信了他,只有红官看出这个笑容极不走心。
从秘书晃了下神,伸手接过仔细看了看这个工作证,又对比了下大头贴和本人的长相,刚生出的疑虑也打消了,笑得眼眸弯弯,“原来是这样啊。”
声名远播,有时不见得是好事,好在他们已经许久不上新闻了。
“啊那他呢?没见怎么说话,是不喜欢交流吗?”从秘书又把目光转移到红官身上。
这身皮夹克似乎与他表现出来的清冷气质不符,这种反差感在他身上却意外的协调。
连古看了红官一眼,笑了笑说:“他是我一个远房亲戚,是实习期新手,想出来历练历练,算是我的小助理,比较内向,听不懂这里的话,所以一般也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
听闻语言不通,从秘书和门总互换了个眼神,再看小助理那清澈懵懂的眼神,也总算放心下来。
很快,摄影机组装完毕,红官负责扛机器,镜头跟随几人移动,时不时以扫拍环境过渡画面。
据村长介绍,村庄依山势而建,现居住二百余户人,以种植木薯和咖啡为生。
山林周遭也分布着各村落,因为分布零散,基本都是村子内部各自管理,村长话事再上报区长,相关政策制度再逐级落实。
以现在武装割据的状态,区域定是由武装团体统管。
路过几户人家,男女老少见着陌生面孔都不太敢接近,只倚着门靠着窗,偷偷地看上那么几眼,面对镜头更是手足无措,甚至还害怕得躲起来。
门总笑着解释,这些人常年居住在闭塞环境,几乎不跟外界的人打交道,见着新面孔就惊奇得不得了。
连古顺着话说:“这是重建的吧,看上去房屋都挺新的。”
门总:“对对,这两年翻建的,也重新修了路,建了学校和医院,生活保障和基础设施这些,我们都力求完善。”
“为了能更好地呈现重建的成果,最好是有个全貌的展示,我们需要拍摄一些项目周边的全景镜头,”连古拉下墨镜环顾一圈,指着一处高地,“能不能去那个山头看看?”
小道两侧树木高大、枝叶茂密,站在他的角度上,其实是完全看不到那处高地,不过是在车上时瞄到了。
门总几人歪歪扭扭的视线看过去,才隐约看到一角,就都脸呈异色,一时却也没想好什么拒绝的说辞。
连古反问:“是路不好走吗?”
门总反应过来,连忙称是,“这些天下过雨,山路湿滑,而且蚊虫多,出于安全考虑,还是换个地方吧。”
村长忙附和,“对的,连我们村里的人都很少到那里去的。”
从秘书跟着附和,“如果您需要一个全景图,回头我给您过去。”
“这里不是信号不好吗?”连古转头给红官使了个眼色,再疑惑地问,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复,也不会让尴尬蔓延,就像随口一提,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村子里供水情况怎么样?我过来的一路好像没见到什么河流,我去过很多地方的用水都供应不上,这容易让人质疑基本的生活保障。”
资本方的门面工作常涉及供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而这些也是武装基地或雇佣兵团伙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门总指向远传的山,“那边有个水库,水处理厂就建在下游不远处,完全能够解决附近村民用水的问题。”
“水处理厂,我们能参观一下吗?最好是在镜头前有个完美的工程展示,这对于你们而言是个不错的宣传机会。”
对面三人不动声色地对望了眼,黑瘦的村长想说什么,就被门总打断了,“晚点有时间就带你们过去,我们先去看看最近的医疗诊所。”
连古回头看了看跟在后头的红官,冲他眨了下眼,红官一如既往重点扫向刚刚所指的方向,按下快门拍了张定位照片。
村庄的岔道多,房屋和周围的树木都长得一样,如果没人领着走,很容易会在其中迷路。
即便是这样,连古仍能凭借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察觉到门总三人正带着他们兜圈,有意地混乱他们的方向感,好让他们记不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