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个月大的夜平安,并不知自己从出生,便背负起了如此沉重的命运。
此时,她早已熟睡,从女官怀里辗转到帝后手中,还没被抱热乎,又被一直虎视眈眈的国师给抢走了。
然后,渡尘抱着她,去到云景轩面前炫耀:"平安降生的这一个月,除了父母,便最喜粘着贫僧,也曾亲过我许多次。"
换言之便是,你不是她第一个亲的人,别嘚瑟。
云景轩懒得理他,那又如何,她抓周什么都没选,偏偏选了他。
这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更何况,她如今与你血脉相连,隔着辈分,你与她再无可能,又有什么好得意的。
但他,却是不一样。
虽然年龄差距不小,但既然这次,是她自己主动选了他,那他,便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手。
而红渠,过度消耗神力让她陷入沉睡,唯二清醒的时候,一次是见到了渡尘,一次见到了云景轩,但她还什么也来不及做,便再次陷入混沌之中。
……
自太女满月宴后,清都涌入一大批各国的皇亲贵胄,乃至江湖名仕,不约而同在此置办产业。
不少大臣惊觉这些人是奔着太女来的,纷纷谏言,希望女帝重视此等变化,却被一句“静观其变”打了。
好在一切也算相安无事。
在女帝下旨,为太女定下各类课业的教导师傅后,整个清都乃至四国,陷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平静。
融洽的像是本就如此,又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
小太女就在这样的平静中,一日日长大,从三岁起,她便开始接触各种繁复的课业,识字启蒙,政史策论,骑射武功,以及国师与南王共同教授的帝王之术。
不只是年纪尚小,还是天赋本就不高,五年来,小太女并未展现出任何过人之处,各类学业也只算中规中矩,不出彩,却也让人挑不出错来。
直到——
这日,五岁的太女殿下伙同几位伴读,一起逃了学,偷溜出宫去玩儿,却在经过一处闹市时,不慎被人挤下桥,险些落水。
“殿下,危险——”
“来人,保护太女殿下!”
周围,伴读们的声音乱成一团,着急之下,竟是直接捅破了夜平安的身份。
跟随保护的暗卫们正欲现身护驾,却忽见河水暴涨,化形,呈莲花状,将跌落的太女殿下稳稳接住,而后,安全送回岸上。
“这、简直就是神迹啊!”
岸边,有人惊呼。
“听闻太女殿下降生,伴随百花齐放的异象,莫不是莲花仙子转世?”
“此言有理,自殿下降生,各国安分再无动乱,好的跟一个娘生的似的,定是殿下福泽深厚,护佑我朝。”
“感念殿下恩泽,护佑我朝。”
“感念殿下恩泽,护佑我朝。”
……
于是乎,出师未捷。
溜出去玩儿的计划胎死腹中。
夜平安刚出宫,甚至来不及做什么,就被热情高涨的百姓簇拥着送回了宫,好死不死,在宫门口迎面就碰上正着急忙慌出来寻人的女帝与帝后,以及,常居东宫的一群老师们。
“平安,可有伤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