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教官出题,咱就给符合条件的山都找出来!看看咱教官梦里究竟去哪儿了。”
连长抱了块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了个公式:
h=dtano+htana
“这是啥?”
李有为像一个文盲一样问道。
“哦,这是地表曲率修正的关键公式。”
连长耐心的解释,h是甲山有效视点高度,d是水平距离
李有为听了个寂寞,感觉上辈子压根就没学过这个,不,是肯定没学过。
连长又写下一个公式:h=d·tano+hb。
“这”李有为斜眼。
“这是视线公式,也是半山腰互视的几何条件。”
“哦。”李有为这才反应过来,连长要借着这个有意思的问题,给侦察兵们上课。
怪不得传说中的顶级侦察兵很少,这搞得也太复杂了。
他自动的坐到一边啃西瓜,认真听。
“连长,这需要两山之间的山体坡度大于四十五度,而且深切河谷谷宽必须小于等于一公里,而且峡谷必须是v形或者u形的。”
“我认为教官提出的问题有问题,我们不应该从具体某座山研究,而是应该先提炼出这个范围内都有哪些山脉,然后根据山脉地形走向来进行判断和分析。”
“这个东部边界在辽宁沈阳附近,西部边界在山西大同和内蒙乌兰察布附近,南部边界在河南安阳和山东菏泽附近拿地图拿地图!”
二班班长刚说完,有人抱着厚厚一摞地图来了。
大家一阵埋头翻找,拼出一个对应范围的山脉图。
这地图和全国地图就完全两回事了,起码有六七平方那么大,而且更加详尽。
“教官梦里看见电线杆子和军车了,却没有看见军人,说明军人在视距内已经变成模糊色块,融入山林中了,也能基本判断出季节为草木茂盛的季节,应该为夏季。”
“根据范围,两山范围很可能是地堑构造,两座山体抬升,中间地块陷落。”
“我认为即便两座山间距在五百米以内,即使山高在五十米左右,只要坡度大于五十度,也可以实现教官形容的场景。”
“你说的那个,浙江雁荡山合掌峰倒是可以实现,在北部地区这种典型山脉不算多见。”
“不要散思维,要专心研究这几条山脉。”
沉默了好一阵的连长指了指山脉图:“总结下来,除了教官排除的山东丘陵,还剩下燕山余脉、太行山北脉,阴山余脉,大家主要针对这三个山脉进行考量。”
“大家看这个公式:=ooxd,这是一个山高范围的验证公式”
写完,连长特意在人群里找了下,对李有为解释了一句。
李有为像是文盲一样点头,表示他们聊他们的,不用管他,他就看会儿
“”
“”
“”
李有为明明是来问个问题,本来打算问完就走,结果造成了一场学习兼讨论,大家一直讨论到了深夜,竟然真把最有可能的山脉给挖出来了。
分别是唐山的腰带山、保定的白石山、张家口小五台山,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历山舜王坪峡谷、鄂尔多斯千里山、大青山武川峡谷。
范围看似缩小了很多,但许多峡谷的合适可观测点分布在数十公里的长度内。
横跨两省一个自治区。
“哎!”
食堂里,就在连队昏头转向的要回去休息时,李有为忽然惊了一声。
大家同时转头看向他。
“跑!叫你跑!看俄不敲断你狗腿!俄把你埋了!”
李有为冷不丁回忆起,梦境中那个年轻男人的口音。
“山西大同口音。”一个战士快说道。
“行,大家都累了,今天都学习到不少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