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仪带领着三千名士兵,像幽灵一样悄悄地向城墙逼近。他们脚步轻盈,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没有出一丝声响。
当他们距离城墙仅有几步之遥时,许仪正准备踏上台阶,突然间,城头上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心中一紧,知道自己被巡逻的校尉现了。
许仪反应迅,他的手如同闪电一般,迅地从背后抽出一支箭矢,毫不犹豫地射向那名巡逻的校尉。然而,就在这千钧一之际,一股诡异的怪风突然袭来,吹偏了许仪射出的箭。
那支箭擦过巡逻校尉的身体,只造成了一点轻伤,但却没有致命。受伤的校尉立刻意识到危险,他拼尽全力,敲响了手中的铜锣,并扯开嗓子大声呼喊:“敌袭!”
许仪见状,心中暗骂一声,迅再次搭箭,准备补上致命的一箭。然而,就在他松开弓弦的瞬间,巡逻校尉已经出了警报,铜锣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惊醒了城墙上的守军。
此时,潜伏在距离城门洞三百米远的贾充听到城头的锣响,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意识到许仪那边提前暴露了,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危急。
贾充当机立断,对身旁的典满说道:“许仪那边提前暴露了,咱们也不能再等了。立刻行动!”
典满得到命令,毫不犹豫地抓起双斧,如同一头狂的野兽一般,径直冲上了大街。他的度极快,三百米的距离,他仅仅用了二十秒就冲到了城门洞前。
与此同时,听到锣响的守军们也迅做出反应。两个十人队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迅并驾齐驱地进入阵地,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典满定睛一看,只见一群人正拼命地推动着木制的拒马,想要挡住他们的去路。他来不及多想,迅从腰间抽出一把斧头,用尽全身力气朝其中一名十夫长扔去。只听“砰”的一声,斧头不偏不倚地砸在了那名十夫长的脑袋上,当场将他砸死。
与此同时,典满手持另一把斧头,如饿虎扑食般冲向了另一名十夫长。那名十夫长见状,吓得脸色苍白,转身想要逃跑,但典满的度更快,几步就追了上去,手起斧落,将他也砍倒在地。
守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原本气势汹汹地冲锋,此刻却突然变得惊慌失措,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有了典满的阻击,守军们根本无法合拢拒马,这给了贾充带领的主力部队可乘之机。贾充见状,立刻下令士兵们加快度,如潮水般冲向城门洞。
然而,当他们冲到城门洞时,却现里面剩下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这些守军显然是训练有素,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手中的长枪如林,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贾充见状,连忙指挥士兵们起冲锋,试图冲破这道防线。但守军们防守得异常顽强,贾充的士兵们虽然勇猛,却始终无法突破他们的防线。
“典满!”贾充眼见局势不利,心急如焚,忍不住大吼一声。
“充哥,我在!”典满听到贾充的呼喊,立刻满头大汗地冲到他身边,兴奋地回应道。
“你来打头,强攻,一定要快!”贾充见典满来了,心中稍安,连忙吩咐道。
典满闻言大喜,他早就等不及要大显身手了。只见他双手各提一把大斧,如同一头狂的野兽,径直朝城门洞冲去。
西门的喊杀之声,很快就传到了城外。正在营帐中休息的秦子玉听到动静后,心中一紧,立刻起身穿戴盔甲。
“丞相,到底是什么情况?”秦子玉一边系着盔甲上的带子,一边焦急地问道。
“回主公:依微臣之见,此情形多半是白天李儒拿渭源百姓充当炮灰所引的后遗症。观此动静,想来西城十二家已然蠢蠢欲动了。”诸谋士分析道。
秦子玉闻听此言,眉头微皱,面露思索之色,缓声道:“以丞相之见,此中莫非有诈不成?”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疾不徐地解释道:“主公,依微臣之见,其中有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倘若李儒未曾以百姓为炮灰,或许尚有几分可能。然白天城头那惨不忍睹的景象绝非虚妄,西城十二家断然不会以自家族人的性命来支持董卓军。”
秦子玉闻听诸葛亮所言,心中稍安,略作沉思后,当机立断道:“既如此,传我命令,命吕布率狼骑以最快度疾驰西门,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城门,为我大军进城开辟通道!”
吕布得令后,毫不迟疑,率领麾下狼骑如疾风般朝西门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