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让家里去买几个人来,她先放在身边观察一下。等考察期过了再放到店里去。
她东看看瞅瞅,街上有食店、药店、杂货铺、酒楼和茶馆、典当行、钱庄等,还挺繁荣的。
她看有个店门口排着好长的队,定睛一看,叫宋五嫂鱼羹。
鱼羹是啥?
买来试试,转眼又看到了一个叫脏三猪胡饼、戈家甜食、李婆婆杂菜羹、贺四酪面的。
这些都是啥,听名字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她掏出十两银子,让二妮去把每样都打包5份回来。她和二妮吃一份、给杨洁洁留一份。其她的给娘和黎老夫人。
二妮早知道小姐看到吃的就挪不动脚,听话的拿了银子去排队。
黎小草也在另外一头的李婆婆杂菜羹排队,她前面有七八个人,站了一会,后面不一会又来人了。
她眼睛盯着那热气腾腾的大锅,看到坐在桌子边吃的冒汗的食客。
鼻子里萦绕着那菜羹的香气。
馋的她悄悄咽了一下口水。
好不容易排到她了,“大婶,我要五碗菜羹,带走。”
“小姑娘,五碗,你吃的了那么多吗"
那站在大锅面前的大婶笑着问。汴京的贵女各个都嫌自己的胖,不肯多吃一口。
这姑娘穿着上好的毛披风,皮肤白白嫩恩,一看就是娇养着的小姐。胃口倒是了得。
“我自己吃一碗,余下的给家里人带回去。”
黎小草是个自来熟,跟谁都能聊几句。
“老板娘,你卖这菜粥多少年了呀?”
“十七年了呢,就在这街上,好多孩子是从小吃到大的。小姑娘你是第一次来买吧”
"对呀,我家才搬过来。”
“那你来这里算是对了,全汴京的好吃的都在这里。我这杂菜羹也是,不好吃不要钱。”
老板娘一边说,一边打包,手脚麻利的很。
黎小草仔细看,原来这时代没有一次性打包盒,老板娘是把菜羹倒入中空的竹筒里,再塞上盖子。
真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这也太会了吧。
“姑娘,一共是250文。”五个竹筒都装好了。
黎小草摸摸自己的荷包,里面有银票有银铤,但是没有铜板呀。
只好拿了一个银锭给老板娘吗。
“姑娘,您这钱太大,我一时也找不开呀。”老板娘有点为难。今天她家相公不舒服没出摊,铺子里只有她一人,又要熬粥又要收拾碗筷,还要卖货,实在抽不出时间去换银子。
正为难间,后面传出一个声音。
“我来帮她付吧”
黎小草一回头,原来是一直站在她后面排队的一位男子,年龄大约178岁,身姿英挺,看着很精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