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一生走到老 > 第一百四十章 张琪(第2页)

第一百四十章 张琪(第2页)

张琪现他们时,并没有停下动作,只是笑着扬了扬下巴:“来得早正好,今天的宴会收银要练‘多人同时结账’,得提前搭收银台。”所谓“多人同时结账”,就是模拟宴会结束时,几桌客人同时来买单的场景——有人要开票,有人要分开算账,有人急着赶时间,最能考验收银的应变能力。

学员们立刻忙起来:老周和几个男生搬来两张长条桌,拼成l形收银台;小美和陈露把票、笔、计算器按区域摆好,用粉笔画出“开票区”“现金区”“扫码区”;邢成义则按张琪教的“动线设计”,在收银台外贴了条黄线:“顾客站在线外等,不会挤到收银台,结账时更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琪看着他们忙碌,眼里露出赞许:“这就是宴会收银的关键——提前准备,把‘可能乱的地方’先理顺。就像下棋,走一步想三步,才不会手忙脚乱。”

九点整,“宴会”正式开始。张琪找了十个学员扮演“客人”,有的说“我们三桌一起结,分开开票”,有的说“我刚才付了定金,记得扣掉”,还有的举着手机喊“我这扫码没成功,你看看怎么回事”。

收银台瞬间热闹起来,像菜市场一样嘈杂。邢成义负责现金区,刚给一位“客人”找完零,就被另一位拉住:“小伙子,我这桌要分开算,三个人aa制。”他刚要拿计算器,突然想起张琪说的“先分类,再处理”,赶紧说:“您先在黄线外稍等,我给这位先生结完,马上帮您算——aa制是吧?我先记下来,保证不耽误您时间。”他边说边用红笔在便签上写“号桌aa制”,贴在收银台显眼的地方。

张琪在旁边看得直点头:“这招叫‘可视化提醒’——人多的时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就不容易忘。”

陈露负责开票,遇到个故意报错公司全称的“客人”,说“bj大福庄金沙食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中间故意漏掉“第一”两个字。陈露没急着写,先打开手机里的备忘录——她昨晚把常见的公司全称都存在里面了,对着一看就现了问题。“您是不是漏了‘第一’两个字?”她笑着问,“我这里有全称,您确认一下?”那“客人”愣了愣,只好说“对,是我记错了”。

“做得好!”张琪拍了拍她的肩膀,“提前准备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不是不信任顾客,是帮大家都少出错。”

最忙的是老周,他负责“疑难杂症”——有人说“我付了钱没给我小票”,有人说“这道菜我没点,怎么算进去了”。老周没慌,按张琪教的“三步法”处理:先安抚(“您别急,肯定能查清楚”),再核实(翻点餐记录、看监控截图),最后解决(补打小票、退菜退款)。有个“客人”故意刁难,说“你们收银台太慢,我要投诉”,老周笑着说:“您投诉得对,我们确实有待改进——这样吧,我给您打个九折,算给您赔个不是,下次您来,我保证让您不用等。”那“客人”被他逗笑了,说“我就是试试你”。

一个小时的“宴会收银”结束时,所有人都出了汗,收银台却没乱——现金、票据、手机支付记录清清楚楚,没有一笔错账。张琪检查完账目,突然鼓起掌来:“你们今天做到了‘忙而不乱’——这比算对一百笔账还重要。”

中午休息时,大家瘫在椅子上,没人说话,都在揉手腕。张琪端来一盆绿豆汤,给每个人盛了一碗:“收银看着是坐着干活,其实手腕最累——多揉揉,别落下毛病。”她自己也盛了一碗,坐在学员中间喝,像朋友聊天似的说起自己刚上班时的事:“我第一次独立收银,遇到婚宴结账,三十桌客人同时来买单,我手忙脚乱找错了三次钱,晚上回去哭了半宿,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

“那您怎么坚持下来的?”陈露好奇地问。

“我师傅跟我说‘收银不是和数字较劲,是和人打交道’。”张琪舀了勺绿豆汤,“他说‘你把每个催你的客人当成着急回家的邻居,把每个找茬的客人当成担心吃亏的亲戚,就知道该怎么说话、怎么做事了’。后来我现,只要真心替人家着想,再急的人也会愿意等一等。”

这话让邢成义想起老家的小卖部老板娘。有次他着急上学,买了面包没给钱就跑了,下午放学时,老板娘笑着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记得就行”——那种被信任的感觉,比任何规矩都让人愿意守规矩。

下午的课是“收银礼仪”。“别觉得‘收银只需要算账’,你的表情、语气、动作,都是服务的一部分。”张琪站在讲台前,示范着说,“接过钱时要说‘谢谢’,找零时要说‘您点点’,递票时要用双手——这些小事能让顾客觉得‘被尊重’。”

她让学员两两一组练习,自己在旁边纠正:“小美,你递票时别捏着角,要托着底部,这样显得郑重;老周,你说话时声音可以再温和点,别像喊口号似的;邢成义,你笑的时候可以再自然点,别抿着嘴——顾客喜欢看真心的笑。”

邢成义对着陈露练习时,总忍不住笑场。陈露故意板着脸说:“先生,您这账算错了。”邢成义赶紧说:“对不起,我马上重算——您别生气,算对了我请您喝汽水。”这话逗得两人都笑了,张琪在旁边说:“这样就对了——礼仪不是装出来的,是自然流露的善意。”

放学前,张琪给每个人了张“毕业证书”——不是真的证书,是张打印的卡片,上面写着“恭喜你掌握收银核心技能”,照片是他们今天“宴会收银”时的合影,每个人都在忙,却没人慌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天我就不来讲课了。”张琪把卡片递给大家,“后面的课由李湘老师继续带你们,她是我的师姐,比我厉害多了。”

“那您还会来吗?”有个男生小声问。

“会啊。”张琪笑了,“等你们毕业宴的时候,我来当‘顾客’,看看你们的收银水平有没有进步。”

走出教室时,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邢成义手里捏着那张“毕业证书”,突然觉得收银台不再是冷冰冰的桌子,计算器不再是硬邦邦的机器——它们都是有温度的,能传递“我帮您算清楚”的踏实,能传递“您别急”的耐心,能传递“欢迎下次再来”的善意。

陈露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天边的晚霞说:“你看那云,像不像张老师给我们写的便签?”邢成义抬头一看,晚霞淡淡的,像清秀的字迹,在天上铺展开来。

“明天学什么来着?”老王揉着手腕问。

“好像是宴会统筹,要和前厅、后厨一起办毕业宴。”邢成义说。

“那得好好准备,别到时候让张老师看到我们手忙脚乱。”陈露攥了攥拳头。

三人慢慢往宿舍走,影子在地上并排晃着。远处的食堂飘来饭菜香,有人在操场打篮球,喊声顺着风传过来,和刚来时一样热闹,却又不一样——现在的热闹里,有熟悉的人,有学会的本事,有心里慢慢攒起来的底气。

邢成义摸了摸口袋里的“毕业证书”,突然开始期待毕业宴。他想让张琪看到,他们不仅学会了收银,还学会了怎么把“收银”变成“和顾客好好告别”的方式——算得清楚,笑得温和,让人走的时候心里亮堂堂的,想着“下次还来”。

这大概就是培训的意义吧——不只是学会做事,更是学会怎么带着温度做事。就像张琪说的,不管是叠盘花、端盘子,还是收银算账,最终都是在和人打交道,把心放进去,再普通的事也能做得让人记牢。

喜欢一生走到老请大家收藏:dududu一生走到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