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于怀民提醒,“陛下重兵在外,汴京空虚,稍有不慎再次沦陷。陛下重孝道,岂可让太上皇居于险地,守城卫民。”
汴京沦陷,太上皇未战一兵一卒,弃城而逃,此话一出,他有何脸面再提回汴京一事?
妙,确实是妙!
王苏瑶笑看向蔺复堂,问:“蔺大人,与你的法子相比,余大人的法子如何?”
蔺复堂起身朝于怀民行礼,“怀民兄大才,复堂自愧不如。”
于怀民起身回礼,“皆是为国效力,复堂兄不必过谦。”
王苏瑶道:“既如此,来日朝堂之上,蔺大人你全力相助余大人。”
“臣遵旨!”
两人一齐行礼,转身离去。于怀民走到殿门口,转身道:“皇后娘娘,满城百姓皆道,从愈兄为一己私名,置社稷江山于不顾,可我知道不是。他认定的明主,怀民愿忠之辅之。”
说罢,他未等皇后娘娘说话,走了出去。
蔺复堂走在他身边,笑道:“怀民兄还在为当年的文章耿耿于怀?”
“文章高下,自当分辨个明明白白。”于怀民仰头看天,叹道:“如今,我终于知道,我输了。”
所谓读书人,终其一生所求的不外乎,遇明主,共创一个盛世天下。
……
不出所料,未过多久,朝堂之上便有大臣言语激昂的列举迎太上皇回京的迫切性,仿佛太上皇不回汴京,大胤顷刻便会土崩瓦解。
为求折中,于怀民提出先迎寿王回京匡扶社稷,在激烈的讨论之下,王苏瑶说出了于怀民那晚所说的话,事情落定。
皇后娘娘代陛下下诏书,送往杭州。虽然车马慢,但一来一回,两个月有余,可三个月过去了,太上皇和寿王还是音讯全无。不说回,也不说不回。
郭妍看着御案上的奏折,嫌弃道:“婠嫂嫂,寿王不会怕了吧,连汴京都不敢回,亏他还是个大男人,我们还能吃了他不成。”
“就怕不是!”王苏瑶担忧更甚,“他不愿来,还有一个原因。他同琻国暗中勾结,回了汴京,不好通信来往,所以才迟迟不来。”
“不能吧?”郭妍听着心里毛。
可就是因为如此,二郎才出征。王苏瑶心里没底,拿出赵弘佑一月前寄来的信函,再次翻看。
信函已经不知看过多少遍,隐隐泛黄。
郭妍道:“婠嫂嫂,你别担心,就算他和琻国勾结,表哥也不怕。”
“你怎么知道?”王苏瑶问。
郭妍仰头,笑道:“是表哥说的呀,他会在你生孩子之前赶回来,陪着你生孩子。表哥说话,向来一言九鼎。”
是啊,再有一个月,孩子就出生了。王苏瑶一手抚摸圆滚滚的肚子,一手摸着信上的字,笑了。
急促的马蹄声刺破两人的笑声。宫中向来不能骑马,除非八百里加急。王苏瑶看向殿外,就见一名背插令旗的传令兵从马上飞奔下来,快步踏入福宁殿。
“皇后娘娘,燕京城外一战,三万大军全军覆没,陛下失踪,怕是凶多吉少了。”
郭妍急问:“忠武侯呢?”
传令兵道:“忠武侯据守燕京,可城外有二十万琻军……”
“婠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