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 > 第93章 与知府合作(第2页)

第93章 与知府合作(第2页)

他并未多言,只是拿起自己面前的酒盏,稳稳起身,朝向袁知府,动作干脆利落。

“袁大人,”燕回时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承蒙关照,燕某敬您一杯。”

袁知府立刻提起酒壶,也为自己重新斟满,举杯回应:“县马客气。该是袁某敬县马才是。新昌县能有今日之安定,皆赖县马雷厉风行。如今这颍州地界,提起新昌县,谁不赞一句路不拾遗?”

他顿了顿,眼中流露出由衷的赞叹,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更难得的是县马领兵之才。短短时日,将颍州境内那些盘踞多年的山匪流寇清扫一空,还百姓一片安宁天地。此等功绩,袁某在颍州多年,前所未见!”

沈嘉岁安静听着,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燕回时听着袁知府一番盛赞,脸上却无半分得色,只微微扯了下嘴角。

他拿起桌上的素白瓷勺,舀起一匙早已凝冻的蟹粉狮子头,送入口中,慢慢咀嚼。

直到咽下,他才抬眼,目光平静地迎向袁知府热切的眼神。

“袁大人过誉,回时所做,不过是为保新昌县一方商路畅通,少些掣肘罢了。”

他放下勺子,瓷勺碰在碗沿,出清脆的一声轻响。

“尤其是县主的火柴作坊,原料运入,成品运出,路途上若总被些宵小惦记盘剥,这生意,便做不长久。”

“剿匪,只为火柴销路畅通。”

花厅里霎时静了一瞬。

冰鉴里的寒气丝丝缕缕地渗出来,似乎让空气都凝固了片刻。

袁知府脸上的笑容有那么一刹那的僵硬。他万没想到,这位县马爷肃清颍州匪患,其动机竟如此直白。

这答案太过直接,太过功利,反倒让袁知府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话。

沈嘉岁适时地提起了银壶,汩汩注入袁知府面前空了的玉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袁大人,说到火柴这小小的引火之物,也是机缘巧合,算不得什么正经大买卖。倒是近日,本县主琢磨着另一样东西,觉得或可一试,或许比那几文钱一盒的火柴,更值得大人费心。”

袁知府正被燕回时噎得有些失态,沈嘉岁这恰到好处的转圜,如同及时雨。

他顺势拿起刚被斟满的酒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压下心头的愕然,重新换上笑容问道:“哦?不知县主又得了什么新奇主意?袁某愿闻其详。”

沈嘉岁放下酒壶。

“煤球。”她清晰地吐出两个字。

“煤球?”袁知府微微一怔,这个词于他并不陌生,只是……

“县主说的是那黑乎乎的煤石所制之物?此物在北方倒是冬日御寒常用,可我们颍州地处岭南,冬日湿冷却不甚严寒,寻常百姓家中,怕是用不上此物吧?即便有些许需求,量也极小。”

他微微蹙眉,这煤球生意,听起来似乎前景黯淡。

“袁大人所言极是。”沈嘉岁并未因质疑而动摇,反而点头认同,眼中的光芒却更亮了些,“岭南之地,确无需此物御寒。本县主所看重的市场,不在岭南。”

她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压低了几分,“在岭南以北。”

“以北?”袁知府眉头锁得更紧,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县主的意思是要将此地所产煤球,千里迢迢,运往北方诸州?此去路途遥远,关山阻隔,车马劳顿损耗极大,沿途税卡盘剥,更有盗匪隐患。风险极高啊!”

“正因艰难险阻重重,本县主才需仰仗袁大人之力。本县主初掌新昌,根基尚浅,于北上的商路沿途各州府的关节人脉,实是两眼一抹黑。而袁大人久居颍州,为官多年,人脉通达。”

她稍作停顿,目光在袁知府脸上停留一瞬,加重了语气,“这运输、打通关节、直至最终销售之责,非袁大人莫属。”

“至于分成,本县主负责寻矿、开采、雇工、制成煤球,此乃根本,占七成。袁大人肩负运输、打通关节、销售之责,风险最大,劳心劳力,当占三成。”

“三成?”袁知府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精光一闪,脸上掠过一丝意外。

沈嘉岁给予他三成,已远远出了寻常合作中负责运输一方通常的分润。这女子,出手果然非同一般的大气。

巨大的风险,对应着巨大的回报。

袁知府心念电转,瞬间权衡了利弊。他并未立刻应承,而是沉吟片刻,抬头看向沈嘉岁:“县主快人快语,诚意十足。这三成,袁某心领。只是敢问县主,打算将这煤球,销往北方何地?”

“北方诸州,固然冬日严寒,需求巨大。然,恕袁某直言,自去岁起,北方多地便不太平。战事虽未大规模燃起,但流民四窜,小股乱匪频出,更有几路藩镇摩擦不断,局势暗流汹涌,商路极不安稳。此时贸然将大批货物运入那等是非之地,恐非明智之举。”

沈嘉岁听着袁知府的分析,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也在快盘算。

北方的乱象她并非不知,只是巨大的利润往往与巨大的风险相伴而生。

她微微颔:“袁大人深谋远虑,所虑甚是。依大人之见,何处更为妥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