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麻烦你把他给我叫过来。”
苏云心里有点小高兴,真没想到自己收留的这批流民,竟然还处处有能人,
其实,只要是人都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点,只要放在合适的地方,便能光亮。
这叫天生我材必有用。
过了一会儿,一位老者匆匆的被金丰带过来,走到苏云跟前行礼。
“我有一个小茶园,就在那边的山上,想着把这片山围出来一块地方,全都种成茶树,不知道你可会扦插茶树?”苏云问道。
章老头赶紧点头,拱手回禀,“回东家,小的以前就是看管茶园的,会扦插茶树,愿意试试。”
“好,那你选几个得力的助手,从明天开始,便去那边茶山上种植茶树。给你一两月钱,要是做的好的话,工钱可以再加。”苏云道。
章老头扑通一声给她跪下。
“多谢东家,小的一定竭尽所能!我家儿子也会这个手艺,能否让他跟我一起过去?”
“当然,举亲不避贤。你可以选几个人跟你一起过去,务必要做的又快又好。”苏云又道,“他们的工钱为一月半钱银子,做好了也可以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话适用于任何情况。
果然,章老头听到之后一阵激动地谢过苏云。
老章头能有这么高的工钱,金丰也替他开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还不想当那个出头鸟儿。
即使在流民之中,也分三六九等。
大家都缺衣少食的时候,尚可抱团取暖。如今安定下来,自然也有先富后富。
好在,如今不缺口吃的,大家伙没表现的这么明显。
他得了东家青睐,别人也只是羡慕一下。可若以后缫丝的生意做起来,他在东家这里越受重视,得到的好处也会越多,到时候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羡慕几句了。
虽然金丰不怕这些,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金丰想,不论种植桑林还是种植茶园,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好歹妇人也可以胜任,在矿上上工的男人依然有活儿干。
如此一来,所有的流民都动起来了,几乎没有闲人。
有的人家中,一家子都在做工,工钱都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大家都看到了奔头,这日子过的比逃难前还要好。
大家回忆起逃难的日子,似乎已经太久远了,久远到他们难以同现在的好日子联系起来。
林铁牛来找苏云,“婶子,我想进城去看我爹。”
他从没去过衙门,也不知道能不能去。
“行,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
苏云也觉得还是要去县衙一趟,问问这批粮食的来处。
“好!”林铁牛开心。
林威手下管着一百多号人,身上隐隐多了些气势,让林铁牛羡慕不已。
“铁牛,你是不是想去从军?”苏云问。
她觉得这孩子对军中事挺感兴趣,最近,经常见他往辛丑旁边凑。
林铁牛挠挠头,一脸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