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戈辉和毛奇总长等一众德军总参谋部高官,坐火车去巴伐利亚的加尔米施-帕滕基兴,德军和禁卫军联合特种训练基地就在这里(背靠阿尔卑斯山)。
加尔米施-帕滕基兴,背靠巍峨的楚格峰,西面有风景秀丽的高山湖泊艾泊湖,东面有清澈沉静的高海拔湖泊瓦尔瑟湖。因此,加尔米施-帕滕基兴是一座风景迷人,风俗浓郁的小城市。
如果说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的工业心脏,那巴伐利亚就是经济资源心脏,巴伐利亚高原是德国主要的煤炭和铁矿石产地,几乎每一门克虏伯大炮都用这里的铁铸造。因为地理位置方便,从罗马尼亚运回来的石油半数以上需要经过巴伐利亚炼油厂的加工才能使用。
之所以提及巴伐利亚,是因为一战二战都和他有关系,具体就不详述了。此时还是一个王国,归属德国的王国。
月日,戈辉在加尔米施-帕滕基兴郊外的一处军营,参加了德军和禁卫军联合特种训练的开训仪式。
联合训练的总教官是德军总参二处的鲁登道夫上校(临时升衔,实际军衔还是中校。)。
顾易是联合训练的总顾问,将常驻加尔米施-帕滕基兴基地。
宋元作为特区驻柏林办事处副主任兼军方联络官,是此次联合训练的副总教官,每月只来这里三到五次,负责处理禁卫军学员的一些问题。
参加训练的特种兵学员中,德军oo人,禁卫军oo人,奥匈帝国军oo人。
德军的oo人,会在以后的十八次考核中,不断淘汰不合格的学员,仅保留通过十八次考核的学员。
禁卫军的oo人,不在淘汰之列,可以多次补考,但必须通过考核。当然,这oo人也是精挑细选的,不论是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以及战斗经验都是一流的,荣誉感非常强,他们会拼命通过考核的。
奥匈帝国军的oo人,同样会在以后十八次考核中,淘汰部分不合格学员,最后会保留oo人的规模。奥匈帝国派兵过来参训,是因为奥国皇储弗郎茨-斐迪南大公强力游说德军总参谋部的结果。
德军在去年月份就拿到了禁卫军o版本的特种部队训练大纲,也对大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做了营级规模的训练测试,效果不错,但没有继续测试,因为德军总参谋部还在评估特种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事实上,德军一直有自己的前线侦察部队,禁卫军的特种部队不过是前线侦察部队的特别加强版,德军真的需要这样的部队吗?德军内部一直在调查讨论,直到高级别代表团访问朝阳之后,了解了o版本的训练大纲,才最终确定了训练专门的特种部队。合作协议中有联合训练的条款,这也是禁卫军派oo人来德国的真正原因。
戈辉参加完开训仪式后,游览了艾泊湖、瓦尔瑟湖,还爬了海拔oo多米的楚格峰。
毛奇算是彻底明白了,戈辉真的是来玩的,真的没有特别的任务。事实也是如此,该谈的宁远在德国时已经谈过了,戈辉来德国,只是礼节性回访。
o月日,戈辉、毛奇一行回到柏林。
德皇威廉二世陛下正式召见戈辉,并在众大臣的见证下,确定了戈辉与维多利亚-伊娃公主的婚事,但没有确定具体时间,具体时间会有专人过来协商。
之后,威廉二世和标洛相、毛奇总长等十几位德国高层,与戈辉进行了闭门会谈。议题有三个:胶州湾、潜艇技术、脑峰会。
作为伊娃公主的嫁妆,潜艇技术可以给,但是胶州湾实在是太贵重了,那是德国在远东的战略之锚,就这么直接给了,威廉二世无法说服帝国议会。
“什么都想要,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戈辉幽幽地提醒道:“一个人做事要有轻重缓急,放到国家战略层面,同样如此。胶州湾太远了,也太小了,胶州是清国的,永远都是,德国建设的越多,损失就越大。”
“你的意思是,德国应该放弃胶州湾?白送给你是吗?”内政大臣马茨-胡梅尔斯很不客气地说道。(实在查不到o年的内政大臣是谁,不查了,随便找个名字代替吧。)
“本来就是清国的,不存在‘白送’一说。”戈辉同样不客气,但他还是解释了一下:“我那样说,是想提醒各位,应该把目光放在巴格达铁路上,把有限的财政收入花在刀刃上,而且还要让利给铁路沿线的国家,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到铁路建设中,争取早日通车。”
见对面几人或是凝思,或是锁眉,还有把探寻的目光定格在戈辉身上的,比如财政大臣尼拉克斯-聚勒(没查到具体的人,只能找名字代替了),戈辉继续说道:“巴格达铁路不仅是德国的战略通道,更是资源输送通道。这是德国连接西亚的贸易通道,接入广阔的中亚大陆,下面再接通波斯湾,避开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连接德国在东部非洲的殖民地,并打开通往亚洲的海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这里,戈辉直接站起来,说到关键时刻,或者精彩时刻,他就是喜欢站起来说,也不分什么场合。当然,到他这个位置,不分场合,应该也没人会站起来指出他这样不对。
戈辉站起来,走出座位,边走边说:“换言之,一旦巴格达铁路开通,英法对地中海的控制权形同虚设。理论上,德国可以因此比英国更快地动员大量兵力至远东,这将改变现在全球的军事强权势力格局。”
戈辉展开双臂,激情满满地说道:“如果巴格达和波斯湾在德国手上,就相当于几百门o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巨炮,指向了英属印度。你们说,英国人愿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戈辉走回自己的位置,扶着椅背,继续说道:“世纪英国的麦金德提出欧亚非大陆岛的概念,认为区内如果出现一个能整合欧亚非运输通道和经贸的军事强权,便足以称霸世界。巴格达铁路就是一条这样的通道,虽然在实际操作上,还是要配合大陆岛沿岸的海运,但是这对德国来说,是问题吗?”
看着对面的几个人都在点头,戈辉坐回自己的位置,继续说道:“陆权,只是相对海权的纯理念,而实际上,如果要挑战海权,必然是要依托陆权的海运条带与大陆纵深相结合,而巴格达铁路刚好满足了一切条件。”
叩叩叩,戈辉的手指,重重地戳了三下桌面,强调道:“英国是海权国家,他决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海洋霸权,如此重要的铁路,你们猜英国人会不会阻止?”
戈辉双手交叉握在一起放在唇边,两只手肘支在桌面上,大胆的假设:“英国可以在波斯湾北岸的科威特部署岸防炮,或者秘密资助阿拉伯部落袭击铁路工地。他们可以通过这种‘影子战争’或者说‘代理人战争’破坏德国的巴格达铁路计划。别忘了,南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的中部及南部是英国-波斯公司的利益范围,他们完全能做到,也肯定会这样做。”
对面的几个人还没来得及开口,戈辉又道:“德国算是欧洲的后起之秀,实力蒸蒸日上,在世界版图上与英法这样的老牌殖民国家抢夺殖民地,又处处受制于英法。现在的大英帝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在清国两次兵败大凌河、在南部非洲的让步,就是英国实力向下走的最好明证。法国也在年战败于普鲁士。这两个老牌帝国明白,必须在德国变得过于强大之前扼杀掉。就像现在英法美资助日本,意图在东北亚制衡甚至扼杀禁卫军一样。德国的痛,我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