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天亮得早。
水城从薄雾里醒来,第一缕阳光落在圣马可广场的石板上。
苏晚一夜没睡。
她在凌晨四点的时候,收到了铺天盖地的新闻推送。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用不同的语言,重复着同一个名字。
她的名字。
《星轨》的名字。
李姐冲进来的时候,手里攥着两部手机,另一只手还在挥舞着一个平板电脑。
“提名了!苏晚!我们提名了!”
她的声音是破的,带着哭腔的狂喜。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四个!最重要的四个!”
李姐把平板怼到苏晚面前,屏幕上是电影节的官方公告。苏晚的名字,和一排她只在电影教科书上见过的名字并列。
那些是殿堂里的神。
而她,一个新人,闯了进去。
“国内已经炸了!”李姐切换着手机界面,给她看国内的新闻头条,“《华语之光!苏晚携创造历史!》《最年轻的最佳导演提名者,苏晚是谁?》……他们都在问你是谁!”
李姐激动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豹子,终于等到了笼门打开的时刻。
“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你看到了吗?所有那些之前看不起我们的人,所有那些撤资的浑蛋!他们现在肠子都要悔青了!”
她说着说着,终于没忍住,捂着脸哭了出来。
不是嚎啕大哭,是压抑了太久的呜咽。
苏晚从沙上站起来,走到她身边,抽了张纸巾递过去。
“姐,”她说,“只是提名。”
李姐抬起一张泪痕交错的脸。“只是提名?苏晚,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是入场券!是全世界都承认你了!”
“嗯。”苏晚应了一声,很轻。
她当然知道。
她只是比任何人都清楚,从入场到落座,还有很长的路。从落座到开席,更是遥远。
李姐很快擦干了眼泪,职业经理人的强悍迅回魂。“对,你说得对,现在不是激动的时候。公关稿我已经让他们出去了,统一口径,感谢肯定,保持谦逊。接下来是媒体采访,我已经筛选了一轮,只接三家,路透、法新,还有国内的《新电影》。其他的,一概不见。”
她语极快,在房间里走动,安排着一切。
“还有各种酒会和派对的邀请函,雪片一样飞过来。我替你拒了大部分,只留下两个,一个是评委会主席办的,另一个是caa的。我们必须去。”
苏晚没有反对。
她走到窗边,推开了一扇窗。
清晨的空气涌了进来,带着海水的咸味和咖啡的香气。
楼下有贡多拉船夫在唱歌。
一切都那么不真实。
“苏晚,”李姐走到她身后,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颤抖,“高兴一点。这是你应得的。”
苏晚没有回头。
“我很高兴。”她说。
不是骗人。只是她的高兴,不像李姐那样外放。它沉在心里,像一块石头,激不起多少水花,却分量十足。
手机响了。
是李姐的工作手机。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愣了一下,然后把手机递给苏晚。
“陈总。”
陈总,华影集团的掌舵人。国内电影圈真正的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