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家吗?”
院子里传来一个声音,打断了她们的谈话。
李四凤听见这个声音,站起身,走出去看了看,见到自己的母亲,带着一个中年妇人走进来。
见到那个中年妇人,她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
这个人她认识,是他们村里有名的媒婆。
娘怎么回事,上次已经跟她说过了,自己不会嫁人,她怎么把媒婆带过来了。
因为在外人面前,她不想闹得母女间没脸,就笑着走上前,“娘,你怎么过来了。”
李母扶住她的手臂,满脸的笑容,“先进屋,我们进屋再说。”
她拉着李四凤进屋,看见张蔓月坐在屋里,有些惊讶,“这位是?”
李四凤解释道:“这是我的街坊,就住在前头,今天过来看看我。”
李母点了点头,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四凤呀,我们有话要跟你说说,你先让你的邻居回去吧。”
李四凤也不想家里的笑话传出去,只能答应下来。
不等她开口,张蔓月站起身,“四凤姐,你们先聊,我就先走了。”
李四凤朝她点点头,“我去找个盘子,把这糕点给换过来,你把盘子一块儿带走。”
她去找了一个白瓷盘子,把桂花糕搬过来,把盘子还给张蔓月,低声说道:“我先处理家里的一点事儿,就不留你了。”
张蔓月看见她的表情有点不好,估摸着也不是什么好事,笑着说道:“你不用管我,放心处理事情吧,我走了。”
她离开之后,李四凤这才倒了水,给李母和媒婆青姑。
李母喝了一大口水,说道:“我们一大早就赶路过来,可把我给累死了。
这一路赶得急,连口水都没得喝,青姑,快喝口水。”
她一开口就跟自己邀功,惹得李四凤翻了个白眼。
自己早就跟她说了,自己不愿意再嫁,她不顾自己的意愿,找了媒婆过来,还想让自己夸她不成。
青姑看见李四凤不大高兴似的,用眼神问李母是怎么回事,她闺女怎么看着像是不大欢迎她们似的。
李母现在可不在意这个,不管她高兴不高兴,现在她自己高兴着呢。
“四凤,我跟你说一件天大的好事,青姑给你看了一户好人家,是镇上的一个屠户。
那可是个好人家呀,我去看过了,他们家有好几间青砖房,一看就知道家里不错。
只要你嫁过去,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青姑也在旁边说道:“是呀,那胡屠户自个儿家里养了十几头猪,吃穿是不愁的。
他的娘子半年前过世了,你要是嫁给他,以后可就是吃香的喝辣的了。
这么好的亲事,我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青姑说话间满是骄傲,这样好的条件,莫说在镇上了,就是在县城那也不算差的。
要是这门亲事成了,自己肯定能拿到不少谢媒钱。
李四凤的表情没有半点波动,什么好亲事能落到她头上。
“胡屠户有几个孩子?娶亲是什么条件?青姑,你不能只挑着好的说呀。”
青姑笑呵呵地说道:“你看,四凤就是细心,胡屠户今年三十五,比你大了一轮,不过大有大的好处,年纪大了会疼人。
他家里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已经十二岁了,能帮忙带底下的弟弟妹妹,你要是嫁过去,也不用怎么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