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兄,你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啊,脑子这般好使!”
“是啊,我等进国子监都快大半年了,一个评优都没有,你说气不气?”
“沈兄,下午能同你请教么?我们太想进步了。”
“承蒙诸位厚爱,空闲可一起探讨学问,一起进步。”
沈淮客气一番后,才有时间看榜单。
外舍第一,东甲斋,张灵渠;第二名,东乙斋,潘辕。
第三名,东一斋,沈淮。
月考第三,已经乎沈淮的意料。
他没想到,会排到第三。
果然啊,得拼一拼才知道行不行。
这个结果,简直太惊喜了。
“你上榜了?”
进来的萧策,见沈淮一脸高兴的样子,立即抽走榜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好家伙!
竟然外舍第三。
这下,萧策看沈淮的眼神仿若见了怪物一般,“沈淮,你还是人吗?”
他才进国子监几天啊。
竟然考了第三。
评优名额,是什么烂大街的东西吗?
“哈哈,萧兄莫要激动,我啊,只是在月考前一天给孔圣人烧了三柱高香罢了。”沈淮幽默回应。
萧策却当真了。
他激动的抓着沈淮的臂膀,“此话当真?”
沈淮点头又摇头。
萧策见状,急道,“把话说清楚。”
“评优靠实力,烧香只是为了让自己更自信罢了。”沈淮推开对方的手,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萧策挑了下眉,“你这话,说了等于白说。”
“我是只想说,烧香有用的话,神佛能忙得过来吗?”
萧策乐了,“我现,你说话挺有意思的。”
后面的章秋池和何曹亮对视了一眼,然后也笑着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科和王传盛也数好了人数。
上午的两节课,两位博士都没有讲新的知识点,都在讲解月考试题,其中,沈淮的策论被拿来当范本。
哪里写得好,哪个观点新颖独特,均被罗列出来。
下课时,不少人过来借阅沈淮的文章。
沈淮没犹豫就答应了。
“与诗赋相比,原来沈兄更擅长写策论。”去善堂的路上,何曹亮开口,“其实,我跟沈兄一样,更喜欢写策论,虽然我的策论写得不怎么样,但比起诗赋,还是策论更好写一些。”
章秋池,“我也是更喜欢写策论一些。”
诗赋能扬名,但对科举的帮助有限,不如策论,更能彰显治世之才。
就在这时,一名随从匆匆追来,“沈公子请留步。“
沈淮下意识回头,只见一名随从喘着气朝自己跑过来。
“沈公子,祭酒有要事请您去敬一亭一趟。”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