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林清梧的密室静得只剩下烛光的微微跳动,仿佛在与她心中的波澜相呼应。
她凝神注视着笔记上的一句密语:“凰若归笼,凤必陨落。”字句如同惊雷,瞬间炸开她的思绪。
触碰笔记纸页的指尖轻微颤动,仿佛能感受到那背后暗潮汹涌的阴谋。
心底泛起寒意,她的凤眼愈冷冽。
所依凭的冷宫玉印,背面刻着“奉诏承嗣,非诏不可夺”——这铭文如同对她命运一种隐秘的指引,盘旋不去。
看来这不仅仅是权谋的博弈,而是一场继承者之间的殊死较量。
泠泠秋风似乎也在耳语这金碧辉煌下错综复杂的故事。
沉谋一时,她轻轻合上卷册,手指划过封面,感受那残旧撕裂的痕迹,似乎在提醒她此行多险。
瞳孔映射烛火的微光,她转身推开密室的门,一步踏入夜色,再无回头。
她低声喃喃,仿佛与无形的对手立下誓约:“既然如此,就用他们的规矩,封住这无尽黑暗。”伴随她步履无声,月色也似乎瞬间凝固,如等待她的下一步布置。
林清梧轻轻放下手中的狼毫,宣纸上“祭天大典,诏书正本”几个字,力透纸背,带着一股凛然之气。
呵,好戏,就要开锣了!
她嘴角勾起一抹清冷的弧度,对着一旁的侍女吩咐道:“备轿,本侯要立刻上奏。”
文道巡按司,听着名头唬人,说白了,就是个背锅的。
但现在,这口锅,她要用来搅动整个大胤王朝的风云!
第二天,朝堂之上,林清梧一袭素衣,立于百官之,清冷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陛下,科举舞弊案牵涉甚广,为正本清源,臣恳请在即将举行的祭天大典上,增设‘诏书正本展示’环节,以昭示皇室正统,安定民心。”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面色深沉如水。
这林清梧,最近动作越来越大了,先是科举舞弊案,现在又盯上了祭天大典,她到底想做什么?
“文枢侯此言何意?”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威压。
林清梧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祭天大典乃是国之重事,向来有展示历代先皇功绩,以告慰天地的传统。展示诏书正本,既能彰显皇室传承有序,又能让天下百姓共同见证,以安人心。”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表面上是维护皇室的颜面,实际上……林清梧眼底闪过一丝寒光。
皇帝心中疑虑更甚。
礼法传统?
哼,这女人什么时候这么在意礼法了?
“此事……容朕再议。”皇帝沉吟道。
林清梧却不给他再议的机会,直接跪地,掷地有声:“陛下,此事关乎社稷安危,民心所向,还请陛下圣裁!”
好家伙,直接道德绑架!
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谁也不敢轻易站队。
毕竟,这位文枢侯,可是个不好惹的主儿。
沈砚之站在人群之中,看着林清梧的身影,眼中带着一丝担忧。
她这一步棋,走得太险了。
最终,皇帝还是应允了林清梧的请求。
毕竟,祭天大典在即,若是在这个时候驳回,岂不是显得他心中有鬼?
“准奏!”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林清梧叩谢恩,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第一步,成了!
祭天大典,如期而至。
这一天,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之中。
百姓们早早地就聚集在街道两旁,希望能一睹天颜。
祭天台,巍峨耸立,庄严肃穆。
林清梧一袭祭祀礼服,缓步登上祭天台,她的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