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此刻正在书房里,与一位神秘人物密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外面的动静,他脸色大变,连忙起身想要查看情况。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走出书房,就被冲进来的沈砚之堵在了门口。
“沈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兵部尚书强压怒火,沉声问道。
沈砚之冷冷一笑,说道:“兵部尚书大人,本公子奉命调查兵部私调禁军一事,还请大人配合。”
“调查兵部私调禁军?”兵部尚书闻言一愣,随即怒道,“沈公子,你莫要血口喷人!本官从未私调过禁军!”
“有没有私调,不是大人说了算。”沈砚之语气冰冷地说道,“来人,将兵部尚书大人请到巡按司,好生招待!”
“你敢!”兵部尚书勃然大怒,想要反抗,却被沈砚之的手下死死按住。
就这样,兵部尚书被沈砚之软禁在了巡按司,彻底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也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已经接到了密报,得知沈砚之正在调兵遣将,似乎要对自己不利。
“这个沈砚之,真是越来越放肆了!”皇帝咬牙切齿地说道,“他难道真以为,朕不敢动他吗?”
“陛下息怒。”站在一旁的太监总管张德昌,小心翼翼地劝道,“沈砚之手握重兵,又有北境镇国公府撑腰,不好轻易动他。依奴才看,还是先稳住他,再做打算。”
“稳住他?朕要如何稳住他?”皇帝怒吼道,“难道要朕把皇位让给他吗?”
张德昌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皇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不是怒的时候,而是要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张德昌,你立刻派人去翰林院,传朕的旨意,让翰林院所有官员,立刻到御前议事!”皇帝沉声说道。
“奴才遵旨!”张德昌如蒙大赦,连忙起身,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很快,翰林院的官员们,就被带到了御前。
林清梧站在人群之中,目光平静地望着龙椅上的皇帝。
她知道,一场决定命运的御前会议,即将开始。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你们商议。”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翰林院的官员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臣等恭听圣训!”
“朕听闻,最近有人在翰林院散布谣言,说什么《太宗让储诏》另有隐情,朕想问问诸位爱卿,此事是否属实?”皇帝的目光如刀,扫过众人,仿佛要将所有人的心思都看穿。
翰林院的官员们,顿时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出声。
他们都知道,皇帝这是在试探他们,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林清梧见状,缓缓走出人群,对着皇帝说道:“陛下,此事并非谣言,而是事实。”
皇帝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他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敢在御前,公然顶撞自己。
“林清梧,你好大的胆子!朕问你,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太宗让储诏》另有隐情?”皇帝怒声问道。
林清梧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证据就在臣的手中。”
说着,林清梧从袖中掏出那卷帛书,高高举起。
“陛下请看,这就是真正的《太宗让储诏》!”林清梧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回荡在大殿之中。
皇帝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林清梧手中的帛书,
“你……你从哪里弄来的?”皇帝颤声问道。
林清梧并没有回答皇帝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件东西,可以证明这帛书的真实性。”
说着,林清梧又从袖中掏出一块残缺的玉佩,放在帛书旁边。
“陛下请看,这玉佩与帛书边缘的缺口,完美契合!这足以证明,这帛书就是真正的《太宗让储诏》!”林清梧的声音掷地有声,仿佛一把利剑,直插皇帝的心脏。
皇帝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他知道,林清梧手中的帛书,很可能就是真的。
“陛下,事到如今,您还有什么话说?”林清梧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皇帝,“您若无惧天下悠悠之口,何不坦然出示真正的《太宗让储诏》?”
皇帝沉默了。他面色阴沉,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良久,皇帝依然没有说话。
他知道,一旦自己承认了《太宗让储诏》的真实性,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大殿,跪倒在地,禀报道:“陛下,不好了!张德昌总管带着一队人马,冲进了翰林院的档案库,似乎要焚毁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