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必须为他铺平道路,扫清障碍。
她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感到一阵疲惫。
自从她开始主导这场变革以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如墨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为了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她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牺牲。
她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怎样
她召集翰林院与御史台的官员,在偏殿内举行了一场秘密会议。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商议新政之事。”林清梧的声音平静而威严,却充满了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将自己连日来思考和总结的《新政十策》娓娓道来:裁撤冗员,精简机构;整顿科举,选贤任能;废除苛税,减轻民负;设立文武双考,破除门阀限制……
每一条政策,都切中时弊,直指要害。
在场的官员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赞许。
他们都是有识之士,深知这些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修改,最终,《新政十策》得以定稿。
林清梧拿起笔,蘸饱墨汁,在卷轴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此非一人之功,而是天下所盼。”
与此同时,城南校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沈砚之设下盛宴,款待禁军将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沈砚之举起酒杯,笑容可掬地说道:“诸位将军,都是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才,本侯敬你们一杯!”
众将领纷纷起身,举杯回敬。
“侯爷客气了!”
“为国效力,是我们的本分!”
沈砚之放下酒杯,看似随意地问道:“不知诸位将军,对新君登基一事,有何看法?”
众将领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们都是在宫中当差多年的人,深知朝堂的复杂和凶险。
在这个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沈砚之察觉到他们的犹豫,心中更加警惕。
他继续说道:“新君年幼,需要各位将军鼎力辅佐,才能稳固朝政,保卫国家。希望各位将军能够齐心协力,共创大业!”
他的语气诚恳,眼神坚定,仿佛能够看穿人心。
有几位将领被他的气势所震慑,连忙表态:“侯爷放心,我们一定尽忠职守,辅佐新君!”
但也有一些将领,眼神闪烁,言辞含糊,显然心怀异志。
沈砚之心中有数,暗中向身旁的亲信使了个眼色。
宴席结束后,沈砚之以护送为名,将五名心怀异志的将领软禁起来。
其余将领见状,纷纷表示愿意归顺新朝。
一夜之间,禁军被彻底掌控。
登基大典前夜,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林清梧站在窗前,凝望着深邃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明日,将会是新时代的开端。
她缓缓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希望和梦想都融入这片夜空之中。
“侯爷,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沈砚之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沉稳而有力。
林清梧转过身,望着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辛苦你了。”
沈砚之摇了摇头:“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走到林清梧身边,与她并肩而立,望着窗外的夜空,轻声问道:“明日……你准备好了吗?”
林清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衬着她坚毅的侧颜,显得格外美丽。
沈砚之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