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270集 合作与拓展(第1页)

第270集 合作与拓展(第1页)

山间雅集:民宿里的文化与商机

林深站在莫干山老宅的露台上,看着晨雾漫过青瓦屋脊,忽然觉得那些纠结了半个月的装修细节有了答案。去年深秋签下这座民国老宅时,他眼里只有新能源二手车行之外的第二条赛道,此刻指尖划过斑驳的木柱纹路,倒生出些更微妙的念头——这方庭院不该只卖住宿,该卖些更长久的东西。

一、墨香入柴门

"林总,县美术馆的陈馆长到了。"运营总监周棠的声音从月亮门边传来。林深转身时,看见穿棉麻衬衫的中年人正仰头打量门楣上的砖雕,手里还捧着个卷轴。

"陈馆长,您这是把宝贝都带来了?"林深迎上去。陈馆长笑着展开卷轴,是幅水墨山水:"这是我们馆里新生代画家的作品,你说要在民宿搞展览,我先挑了几幅有山居意境的。"

两人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二楼,原本规划的豪华套房被临时改成了展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空白的墙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您看这些位置怎么样?"林深指着刚刷好的留白区域,"我想每月换一次主题,先从本地艺术家开始。"

陈馆长摩挲着窗框上的缠枝纹:"莫干山藏着不少老手艺,竹编、木雕、古法造纸要是能让客人亲手试试?"这话让林深眼睛亮了——他想起考察时住过的民宿,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点总缺了点温度。

展定在三个月后,恰逢春笋季。林深让工程队把后院的柴房改造成手作工坊,又请了山下竹编非遗传承人来驻场。周棠却在例会上提出质疑:"咱们定位高端民宿,搞这些会不会显得太乡土?"

"你去问问那些住客,"林深翻着预订后台的数据,"百分之六十的人在备注里写想体验当地生活。"他点开一张照片,是考察时拍的:大理某民宿的天井里,客人跟着白族老奶奶学扎染,笑得比镜头前刻意摆拍的更真切。

开展当天,雨下得绵密。林深站在门廊下数着进来的客人,心里打鼓。没想到下午雨停时,展厅里竟挤满了人。有穿西装的商务人士对着竹编灯罩出神,也有年轻情侣在山水画作前临摹。一位上海来的客人拉着林深说:"住过那么多民宿,第一次觉得离这片山这么近。"

二、会议室里的茶香

文化展览带来的好口碑还没散去,林深又盯上了另一个群体。那天他在停车场看到三辆印着某科技公司ogo的商务车,前台说他们包了五间房,要在客厅开临时会议。

"客厅的长条桌坐八个人都挤,"林深盯着监控里局促的场景,忽然拍板,"把西厢房改成会议室。"周棠拿着预算表进来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改会议室?客人是来度假的"

"你看这几单预订,"林深指着后台的企业账户,"都是互联网公司,他们团建既要放松又要开会。"他调出莫干山周边的竞品分析,"还没有哪家高端民宿有像样的会议设施。"

改造后的会议室藏在竹林尽头,落地窗外就是潺潺溪流。林深特意请人做了套可升降的会议桌,平时调低了当茶歇台,有会议需求时再升起来。试运营那天,他邀请了之前住过的科技公司来体验。

ceo张总走进会议室时愣了愣:"这比我们公司的会议室还舒服。"投影幕布降下时,林深让人送上用当地泉水泡的白茶,茶点是村民手工做的青糕。中场休息时,张总望着窗外的竹林感叹:"在这儿开会,脑子都转得快些。"

合作就这么定了——对方把年度战略会放在了这里,还包下了整栋民宿做团建。林深趁机推出"商务套餐":上午会议,下午安排茶道体验或徒步,晚上在庭院里搞烧烤晚会。周棠算了笔账,企业客户的单房收益比散客高三成,而且预订周期稳定。

但新问题很快出现。有企业要求加设同声传译设备,有团队希望晚上用投影看电影。林深索性组建了专项服务组,提前一周和客户对接需求。一次某奢侈品品牌办沙龙,他让人把展厅的画作换成品牌历史照片,又请了古琴师在角落伴奏,客人们穿着高跟鞋在青石板路上谈笑风生,倒生出种奇妙的和谐。

山下酒店的销售经理跑来打探消息时,林深正在看最新报表:企业客户占比已经提到o,而且复购率惊人。"你们怎么想到搞这个的?"对方递烟时眼神复杂。林深笑着摆手:"客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呗。"其实他心里清楚,那些在会议室里签下的合同,那些在茶歇时聊成的合作,早已让这座老宅越了民宿的范畴。

三、山水间的平衡术

文化活动和商务接待渐渐步入正轨,矛盾却在某个周末爆了。那天上午,非遗传承人正在教客人做竹编,隔壁会议室突然传出热烈的讨论声;下午企业团队要去徒步,恰逢摄影展的开幕式,几十人在庭院里挤作一团。

周棠把投诉信拍在桌上:"要么专心做文化,要么专心做商务,这样两头兼顾迟早砸招牌!"林深没说话,开车绕着山路转了大半圈。路过山腰那座废弃的茶厂时,他踩了刹车——那地方离主民宿有十分钟车程,单独成院,改造成纯商务院区正合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立刻联系之前投资民宿的企业家:"李总,想不想再投个项目?"对方听了他的规划,指着图纸上连接两院的步道笑:"你这是要把客人分流成两条线啊。"

茶厂改造花了四个月,保留了原来的红砖厂房结构,加装了隔音设备和智能化会议系统。两院之间的石板路两旁种上了茶树,林深特意在中途设了个观景台,商务客人想体验文化活动可以步行过去,文艺爱好者也能躲开会议的喧嚣。

分流后的第一个周末,林深在监控里看到有趣的画面:商务院区的高管们结束会议,沿着茶林步道慢慢走到主院,正好赶上傍晚的古琴演奏;而参加手作活动的客人,也有不少好奇地探头看商务院区的露天酒会。

"你看,"林深指着屏幕,"他们不是对立的。"他想起张总说过的话,现在的年轻人既想在山林里放松,又不想错过重要的工作机会。这种矛盾里,藏着的其实是更深层的需求——平衡。

年底盘点时,周棠拿着报表啧啧称奇:文化活动带来的媒体曝光让预订量涨了o,企业客户则保证了淡季的入住率。更意外的是衍生收益:艺术家寄卖的作品、客人定制的团建方案、甚至有公司把年会伴手礼换成了民宿联名的竹编礼盒。

除夕夜,林深独自留在老宅守岁。窗外飘着雪,他看着空荡荡的展厅和会议室,忽然明白这座老宅院真正的改造,不是加了多少现代化设施,而是让不同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落。手机响起,是陈馆长来的消息:"开春我们办个版画展吧,我找了位擅长刻山水的老先生。"

林深笑着回复"好",指尖划过屏幕上刚收到的新预订——某投行要包下两院做年度总结会,特别备注:"希望能安排场非遗体验,让大家换换脑子。"远处传来新年的钟声,他仿佛看见明年春天,茶林步道上走着两类人:一边是捧着文件的西装客,一边是拿着画板的艺术家,他们在某个转角相遇,笑着打了个招呼。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