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的力量渺小,但她绝不会放弃。
一日,穆羽在田间劳作时,无意间救下了一位被官府追捕的义士。
这位义士正是因揭露腐败而被追杀的勇士。
他感激穆羽的救命之恩,更被穆羽与张禾瑶的义举所感动。
于是,他将自己所知的朝廷秘闻,以及各地百姓的反抗情况,都一一告诉了穆羽。
穆羽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百姓的苦难而痛心,又为朝廷的腐败而愤怒。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沉默下去。他必须站出来,为百姓发声,为正义而战。
然而她也清楚,一旦自己踏上这条道路,就意味着要与朝廷为敌。
夜幕降临,穆羽将那位义士的话告诉了张禾瑶。
张禾瑶听后,沉默良久。
看着穆羽坚定的眼神,她心中明白,无论前路多么艰难,穆羽都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于是,她紧紧握住穆羽的手,轻声说道:“夫君,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我们一起,什么都不怕。”
闻言,穆羽感动不已,二人相互依偎着,任凭前路坎坷。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是寒冷如刀。
夜色已深,农庄的烛火还是亮着的,两道影子映在窗上,随着烛光跳动,窗子下边还有一个小小的黑团蜷缩着。
“小苏元?”
陶庄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走近了才看到靠在窗下打瞌睡的小苏元。
“外边这么凉,你怎么不回去睡觉?”
“等苏珏哥哥……”
如今天冷了,小苏元每晚都要看着苏珏躺下,才会安心去睡。
今晚李书珩来了,苏珏就一直和他在书房里处理事物。
苏珏本来是让小苏元先去睡的,可小苏元还是想等苏珏睡了再睡,就一直守在外边。
这么冷的天,连招财都窝在张怀瑾的屋里睡了,而小苏元就乖乖地等在外边,看得陶庄疼惜地喊他起来。
“好孩子,快进来。”
屋内烧着炭火,比外边暖和得多,安安静静的,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翻动书页的哗哗声。
苏珏和李书珩两人对坐在一方小桌前,桌上除了那盏烛灯外,其余的地方堆满了各种文书草案。
两个人各自拿着写满了字的草稿,手中的笔在上边勾画着,时不时交流一下,偶尔还会有一些小的争执。
听见门口的动静,两人皆循声看去。
“小苏元,你怎么还没睡?”苏珏看见小苏元一起进来,有些奇怪。
“他一直在门口等着公子呢,我刚过来的时候,他都睡着了。”
“这孩子,快过来。”
看见小苏元被风吹得有些红的鼻头,可给苏珏心疼坏了,赶忙把小苏元拉过来,解开披风要给他盖上。
对面一直没说话的李书珩却是先他一步,把自己的解下来递给了苏珏,
“夜里凉,还是披我的吧。”
看着李书珩的那件披风,苏珏也没拒绝拒绝,直接接了过来,给小苏元披上了去。
“多谢王爷。”
“谢什么,也怪我忘了时辰,叨扰苏先生这么久。”
“嗯,很晚了,苏珏哥哥要睡觉”,小苏元抢在苏珏前边,语气有些不悦。
“小苏元!不许无礼!”
“小苏元说得没错,确实是我疏忽了。”
“王爷客气了。”
另一边,陶庄将书案整理好,便端上来了那两碗圆滚滚的馄饨。
“王爷,公子,吃些夜宵休息一下吧。”
看那馄炖只有两碗,梅长苏便让黎纲再去拿了一个碗,将自己碗中的一大半分给了小苏元,还嘱咐福婶给楚越留一碗。
李书珩见此也要将自己的分出来,被苏珏以小苏元吃不了太多给劝止了。
于是,烛光下的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满桌的朝堂烦忧变成了鲜美的小馄馄饨,平淡却温暖。
“味道不错。”
一勺馄炖下肚,李书珩惊喜地望着苏珏,不禁发出赞许。
福婶的手艺自然是无可挑剔,一颗颗滚圆的馄炖晶莹剔透,鼓着一搓嫩红的肉,躺在洒满紫菜的清汤中,一口咬下去,鲜美的肉汁在口中爆开,那一刻,似乎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王爷喜欢的话,日后可以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