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他写的字不错啊!”
“怎么想起出来写对联了呢?”
这个于荣知道:“之前在外面出任务他也在当地写过对联。”
过年,贴对联这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
不过很多人都不识字更别说写字了。
杨志坤觉得赶上在外面过年,帮人写一副对联,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正议论着,后勤的人就拿着杨志坤一早就写好的对联和浆糊出来了。
邓青宁他们不需要这个就没继续围观,跑去看一起的同志贴对联。
“这字迹还不一样啊!”
“这一副贴在外面大门上的是边主任写的。”
“边老师这字大气啊!”真的是干什么都行啊!
还别说,对联一贴一下子就有过年的那个气氛了。
说是早饭中饭自己解决,但是能在一起吃的也就是早饭。
吃了早饭各自都有自己的安排,中午饭的时候人就不可能有早上这么齐全了。
所以,早饭比平时都要丰盛一点,竟然还蒸了包子。
郭师傅在那吆喝:“中午需要留在这边吃饭的等下报个火啊!”有多少人做多少饭,能估计个大概,不然多了少了的都麻烦的很。
邓青宁趁着团里的人在一起吃早饭的空档把接下来协助演出的事儿都解决了。
有乐团的人愿意跟着一起去下乡的,都有些谁,擅长什么乐器,等会过去跟胡辛铭交涉一下,他那边看情况安排。
剩下基本上都是唱歌,他们在台上演出的都可以参加,根据那边晚会安排的时长,独唱或者双人唱或者合唱都可以。
至于排演倒是不需要多么费事,只要能确定下来,他们自己就能解决了。
吃完饭安置的院子里就没多少人了。
邓青宁他们都去了一中那边。
就像是于荣对这边的柳琴感兴趣一样,邓青宁对这边的戏曲也特别的感兴趣。
她想再去看看人家彩排,看看是否能找到机会请教一下,哪怕只是一点皮毛呢?
技多不压身呀!
边宁暂时没过去,邓青宁走的时候她跟跟团的摄影师不知道在说什么。
当地来演出的人也是,早上天一亮,就从招待所去了一中那边。
早饭都是在那边吃的。
邓青宁过去的时候已经各自的排练上了,三五成群的在大礼堂凑在一起,还有在外面找地方练的,主打一个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胡辛铭还没来这里。
据说演出的戏台那边还要怎么布置一下,具体要怎么布置倒是不清楚。
人没在邓青宁也不着急,先把他们打算上台演唱的歌曲暂时写下来,自己先在边上开个嗓练了练,回头就看对方怎么安排吧。
上午快十一点,胡辛铭才骑着自行车急匆匆的到学校这边来。
手上拿着最后确定好的节目单。
中间留白的地方就是文工团助演的目录。
邓青宁赶紧把自己准备好的交给了他,让他筛选。
“都加上吧,两个单人唱,一个两人,还有合唱。”他留的时间绰绰有余。
难得来一趟,难得有这么专业的人来给当地的父老乡亲搞个演出,自然是多多益善,一个他都舍不得剪掉。
“老胡你到时候不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