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宇文贽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何泉所在的地方,皇帝自然会在附近。
这天子身边的忠贞奴仆,始终与皇帝如影随形。
因为他是陪着天子从政权纷乱的险恶中,一路担惊受怕,跌打滚爬出来的。
他自小便和郑译大人一般,被先皇挑选,伺候在皇帝的身边,
为曾经做皇子时的宇文邕挡过灾,在宇文护当权时救过皇帝的命。
甚至在天子诛杀宇文护失手的片刻,从没有碰过刀剑的何泉,哆嗦着拾起刀剑刺向了权臣。
在皇帝的眼里,他不过只是个奴才。
可在朝臣们的眼里,他是秤杆上那动一动便可以左右乾坤的秤锤。
有时候,朝臣们劝谏的话皇帝都不一定听的进去。
可何泉的意见,天子往往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有心计的人,都会想到去拉拢讨好大监。
可作为黄门总管,何泉那张永远是笑眯眯,却深不可测的脸,
任你东西南北,多大的官职。他心里的天平永远偏向的是皇帝。
在皇帝的诸多皇子中,太子是最为顽逆调皮令人不省心。
但却是心地最为善良,没有心机的。
当然那是曾经的从前。
汉王宇文赞,虽也是李贵妃亲生,太子的同母弟。
但是同样是单纯,直率,没心没肺与兄长也无多少助益。
其他的皇子还小,有的还在襁褓。
倒是皇三子宇文贽,面相敦厚淳和,表面温暖似火,内心的精明确是遗传来自母亲。
他是厍汗姬在皇帝面前自诉,在梦中见到皇子持龙而生。
秦王生时,未见啼哭,但闻咯咯笑声。
那张粉嫩的笑脸,和他母亲一般,甜甜蜜蜜,深受天子的欢喜。
每当皇帝有烦恼和心情郁结之时,只要看到三皇子的笑脸,便什么都忘却了。
为此皇帝曾特意诏来了相士,为这个儿子偷偷相过命。
众人皆云,皇子面相和煦,有春风再绿江南,江山危难时肩国扛军之命。
却唯独没有告诉皇帝,他未来的人生结局其实一点都不完美。
如今,他处心积虑貌似一时糊涂做的事情,父皇自然是知道了。
当宇文邕从何泉手中接过那半截没烧化的纸开始。
可他毕竟是皇帝最喜爱的儿子,皇帝心里依然残存着将信将疑。
和对太子的恨铁不成钢不同,他对皇三子充满了宠溺之情。
因为秦王的命相里,有襄助江山万年的意义。
这大概也是皇帝一直受朝臣的影响,左右摇摆太子之位的原因。
他能狠心非打即骂严苛地对待太子,可他却怎么也狠不下心来治秦王的罪。
大概父母的偏心,莫过于如此。
毕竟天子的江山,或许有伤时,秦王在命中是可以力挽潮澜的扛鼎。
皇帝到达徽音殿的时候,早已接到圣旨,解除贵妃封禁的兵士们已经退去。
唯见汉王宇文赞,此时正满眼泪水,呜咽着跪在殿前。
而他被皇妃罚跪的理由,却是因为他与秦王为了含樱与突厥使臣起争执的事。
从汉王口中,天子意外了解了太子虚弓射鹰,击退突厥使臣的事,
也意外现了七弟女儿宇文含樱,在汉王和秦王两个皇子心中互为争宠的秘密。
太子调兵的事情也许真的和东宫没有关系,
如果此事真的是有心人特意为之,手心手背都是肉。
皇帝断不能轻易放过坑害自己儿子的人。
只是秦王手中那些带有印玺的信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而对于太子,不卑不亢的李娥姿只给皇帝提了一个要求。
天子既然是当着群臣的面误会的太子,便应在群臣面前为他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