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风水云雷电 > 前路再难也被困在别人的故事里(第2页)

前路再难也被困在别人的故事里(第2页)

她轻轻吸了口气,挣开林曼云的手,声音带着点沙哑:“让我……想想。”

林曼云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抓住了救命的光。

姜山看着沈清辞低下头,鬓角的碎垂下来,遮住了她的表情,心里忽然空落落的。他不知道她会想些什么,只觉得暮色越来越沉,压得人喘不过气。

院子里的沉默被一阵响亮的吆喝声打破——“大上海都去把辫子剪了!新青年新思想,现在是新时代了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巷口那个卖报的小贩子,挑着报筐从门口路过,嗓门亮得能穿透半条街。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瞬间搅乱了院里的气氛。

林曼云的脸色猛地变了,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盘在脑后的髻,像是怕谁真冲进来剪了她的头。她刚想说“胡说八道”,却被姜山的动作打断了。

姜山忽然抬头看向门口,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新时代……”他喃喃自语,眼里闪过一丝清明,“新思想……”

他想起沈清辞念过的文章,那些关于“自由”“平等”的字眼,此刻忽然在脑子里清晰起来。他想起自己刚到北平那天,确实在街上见过好些剪了辫子的青年,穿着学生装,举着“破旧立新”的标语。

“是啊,现在是新时代了。”沈父在廊下接了话,磕了磕烟袋锅,“不再是从前那套规矩说了算。男人能选自己想娶的,女人也能选自己想嫁的,哪有逼着人家姐妹共侍一夫的道理?”

沈清辞的眼睛亮了亮,像是被那句“新时代”点醒了。她抬起头,看向林曼云,声音虽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表姐,贩子说得对。大上海的姑娘都剪了辫子,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咱们为什么还要困在旧规矩里?”

她顿了顿,看着林曼云白的脸:“你不想嫁那个糟老头子,就不该用‘共侍一夫’来求活路。你可以跑,可以躲,甚至可以跟我一起去读女子学堂——新时代的女人,不该把自己的命拴在男人身上。”

姜山站在一旁,听着沈清辞的话,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是啊,他怎么忘了?他救她那天,她手里攥着的《新青年》上,分明印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姑娘,本就该站在阳光下,而不是困在院子里纠结“谁大谁小”。

林曼云被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看着沈清辞眼里的光,看着姜山脸上渐渐清晰的坚定,忽然明白——自己守着的那套旧规矩,在新时代的风里,早就站不住脚了。

卖报人的吆喝声渐渐远了,院子里的风却好像更清爽了些。沈清辞看着林曼云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虽有不忍,却再没动摇——新时代了,她要的,从来都不是“共侍一夫”的妥协,而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坦然。

卖报人的吆喝声还没散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得得得地敲在青石板路上,带着股迫人的气势。

沈父皱起眉,往门口走了两步:“听这动静,怕是东北军的巡逻队又过来了。”

姜山下意识地往沈清辞身前站了站,目光锐利地看向巷口。这阵子北平城里不太平东北军军的队伍在街上越来越常见,皮靴踏在地上的声音、装甲车开过的轰鸣,还有士兵腰刺刀刀反光的冷意,都让人心头紧。

“前儿个听说,东城那边查得紧,说是在搜什么‘可疑分子’。”沈母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攥着刚纳了一半的鞋底,脸色有些白,“连周先生家都被翻了,就因为他书房里有几本新杂志。”

林曼云站在原地,刚才那股子执拗劲儿忽然泄了,脸上只剩下茫然。她想起前几天在街上看到的东北军士兵,高头大马,腰间挎着枪,看人的眼神像冰一样,心里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在这样的世道面前,她争的那点情分,忽然显得格外渺小。

“东北军这势头,怕是要在北平站稳脚跟了。”沈父叹了口气,烟袋锅在手里转着圈,“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姜山的眉头锁得更紧。他虽记不清过去,却也知道乱世里最不值钱的是人命,最金贵的是安稳。他看向沈清辞,她正望着巷口的方向,眼里没有惧意,反倒有股子倔劲儿,像株迎着风白杨树树。

“不管世道怎么变,”姜山忽然开口,声音沉稳得像块石头,“我守着你们。”

这话没头没尾,却让沈清辞的心猛地一暖。她转头看他,正撞见他眼里的坚定,那里面没有了之前的犹豫,只有清清楚楚的在意。

林曼云看着他们相视而望的眼神,忽然轻轻“呵”了一声,带着点自嘲。是啊,在装甲车和刺刀面前,她那点“共侍一夫”的念头,实在太可笑了。她抹了把脸,把眼泪蹭在帕子上,声音哑哑的:“我……我还是回我家去吧。”

没人拦她。

沈清辞看着她踉跄着走出院门的背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局。乱世里的感情,不该是捆在一起互相消耗,该是像姜山说的那样——守着彼此,迎着风往前走。

巷口的马蹄声渐渐远了,暮色像潮水似的漫进院子。姜山伸手握住沈清辞的手,她的指尖有些凉,却紧紧回握住他。

风声穿过石榴树,带着远处隐约的军号声,北平城的夜色正在降临,而他们握着的那只手,却越来越暖。

夜色渐浓,巷口传来几声醉醺醺的笑骂,夹杂着枪托砸门的声响。沈父往院里缩了缩脖子,压低声音道:“是东北军的人又在闹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山下意识地把沈清辞往身后拉了拉,眉头拧成个疙瘩。这阵子他在码头扛活,见多了东北军的作派——抢商户的东西,调戏街上的姑娘,喝醉了就拔枪朝天放,巡警见了都躲着走。

“张作霖的队伍是势力大,可这军纪,实在不敢恭维。”沈父磕着烟袋锅,声音里满是无奈,“前儿个隔壁王掌柜的铺子,就因为伙计多嘴说了句‘军爷少喝点’,被他们掀了摊子,连柜台都砸了。”

沈清辞往门缝里瞥了一眼,看见几个穿着灰布军装的士兵正踹着巷尾李寡妇的门,嘴里嚷嚷着“借点酒喝”,心里一阵紧。她想起书里写的“治军严明”,再看看眼前这光景,只觉得喉咙堵。

“听说张作霖在东北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怎么到了北平,手下的兵就成了这副模样?”她小声问,指尖冰凉。

姜山的拳头攥得咯吱响:“怕是管不过来,也懒得管。这年头,有枪就是王,谁还在乎老百姓的死活?”他想起自己刚到北平时,撞见的那三个洋兵,再看看眼前的东北军,忽然觉得没什么两样——都是仗着势力欺负人的主。

林曼云还没走,站在廊下听着外面的动静,脸色白得像纸。她想起母亲说的那个洋行买办,听说跟东北军的一个营长沾亲带故,心里那点不甘忽然变成了惧意。

“这样的世道……”她喃喃自语,声音颤,“我争来争去,又有什么用?”

姜山没接话,只是把沈清辞的手握得更紧了些。他看着院里的石榴树,树叶在风里哗哗响,像是在替这乱世里的人叹气。

沈父叹了口气,把烟袋锅往腰里一别:“关紧门吧,别惹祸上身。这东北军的势头上,咱们小老百姓,只能忍着。”

门“吱呀”一声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却隔不断那股子压在人心上的沉郁。沈清辞靠在姜山身边,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忽然觉得,在这样的年代里,能有一个愿意护着你、守着你的人,比什么名分都重要。

而林曼云站在暗影里,看着他们交握的手,终于慢慢转过身,往门口走去。她知道,自己该回自己的路了,哪怕前路再难,也总比困在别人的故事里强。

喜欢风水云雷电请大家收藏:dududu风水云雷电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