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盛夏如同蒸笼,林晓推开房间的窗户,热浪裹挟着潮湿的海风扑面而来。
客厅里,豆豆和在折叠床上玩积木,母亲在厨房狭小的空间里翻炒着青菜,
油烟味混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在不足六十平的房间里弥漫。
父亲缩在阳台的藤椅上看报纸,老式风扇吱呀作响,吹得报纸边角不停翻动。
"妈,水开了!"豆豆的叫声打断了林晓的思绪。
她快步走进厨房,锅盖被沸腾的汤水顶得哒哒作响。
转身时,肩膀不小心撞上挂在墙上的菜篮,西红柿滚落一地。
母亲连忙弯腰去捡,白扫过她的手背,让她心头猛地一颤。
这一幕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反复上演。
自从一家人聚一起,原本就紧凑的屋子变得更加拥挤。
林丽曾多次提出搬到她出租屋住,但出租屋条件有限,都被她拒绝了。
此刻看着家人在局促空间里小心翼翼的模样,一种强烈的不甘涌上心头,难道要永远这样下去吗?
深夜,等所有人都睡下后,林晓打开电脑。
屏幕蓝光映在她脸上,外贸平台的后台数据在眼前跳动。
过去两年在跨境电商公司积累的经验,此刻如同潮水般涌来。
从选品采购到国际物流,从报关退税到客户维护,每个环节她都了如指掌。
鼠标滚轮划过屏幕,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创业计划,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晓儿,怎么还不睡?"母亲又过来催促她了。
"我在改个方案,明天公司要,马上就好了。?"林晓看母亲关心的站在原地,不好再坚持,赶紧关了电脑。
第二天中午,林晓做了个决定。
她约上林丽在常去的茶餐厅见面。玻璃窗外,深南大道车流如织,行人脚步匆匆。
"姐,你疯了?"林丽放下奶茶,震惊地看着她,"现在辞职创业?风险太大了!"
"我算了笔账。"林晓打开平板电脑,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成本预算和盈利分析。
"依托现有的供应链资源,前期主做东南亚市场,
仓库选在龙岗,办公室就租在坂田的创业园区"
她的声音越来越坚定。
"丽丽,你还记得刚来深圳时,我们挤在城中村的日子吗?
那时候觉得,只要有份稳定工作就够了。可现在"
林丽沉默了。
她想起七年前,自己拖着两个行李箱站在广州站的场景。
那时的她,何尝不是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
"需要我做什么?,我认识几个做外贸的朋友,可以帮你牵线。"
林丽有些激动的说着,林晓的话,也把她内心藏着的激情激了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上紧的条。
林晓白天跑仓库、谈供应商,晚上研究市场趋势到凌晨。
父母则默默承担起家里的一切,教豆豆写作业,承包了所有家务。
有次深夜回家,现餐桌上留着温热的鸡汤,保温桶下压着纸条:"晓儿,别太累,家里有我们。"
办公室选址那天,林晓站在坂田一栋旧写字楼的顶层。
透过斑驳的玻璃幕墙,能看到远处的华立总部大楼。
租金比预想的便宜三分之一,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