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颔首,从袖中取出口袋,掏出凤形佩递给他。
白叟把绢布展开,看着断作两半的玉佩,良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此佩还有一龙形佩相合,当年,藏库宝物何止千万,天子却甚爱此双佩,叟每日必亲自查看。”白叟似乎沉入了回忆,语调平静:“后来,天子讨伐东夷大胜,却耗尽了力气,周人也终于打来了。宫中和城中到处人心惶惶,天边突然冒出了浓烟,黑得蔽去了日头,人人都说那是天邑商的大火……”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黯淡的光线下,看不清表情。
四周一阵沉默,我看着白叟,小心地说:“听白叟口音,周语甚为流利。”
白叟抬眼看我,浮起一丝苦笑:“我乃周人。”
我点头,却再也压制不住心中叫嚣的冲动。
“散父?”这两个字终于脱口而出,话音轻飘飘的,却足以让室中的人听清。
白叟猛地盯向我,一脸异色。
我与他对视着,心惴惴地跳。
好一会,白叟的表情渐渐缓下,浑浊的目光回复平和。他看着我,低低地说:“皆过往矣。”
果然!我禁不住心上的狂喜,笑意盈盈。
“既为周人,白叟为何离开?”我继续问。
白叟面色无波,垂目看着凤形佩,停了一会,道:“吾妇是商人,不愿为周所俘,我就同她携儿女逃离了牧。”
原来如此。我还想说下去,跟他谈杞国开渠的事,白叟却好像不愿再继续了,只将双眼定在凤形佩上。
不久,辰进来,说他把水缸盛满了。白叟又满面笑容,连声说甚好。
又寒暄了一会,大约是发觉白叟精神不太好,辰提出告辞。白叟没有挽留,将凤形佩还我,送我们出了门。
“白叟来伏里时只有他一人,家妇儿女都在路上逝去了。”路上,我向辰打听白叟的事,他如是说。
“逝去了?”我停住脚步,惊诧地说。
辰看我一眼:“我祖父曾说,白叟来时,浑身邋遢不堪,每日思念故人,泪流不止。里中的人都知晓此事,从不在他面前提起,他也未再娶妇。”
“那,亥呢?”我问。辰说他跟白叟住一处,他又会是什么人?
辰说:“亥是乡人从外面捡来的,白叟将他收养,并非亲生。”
问题都答清了,我却愕然。
心中有些懊悔。刚才那些话题正正戳到了白叟的痛处,怪不得他没跟我谈下去。
黄昏之后,天色渐渐擦黑,太阳在大山那边留下的最后一抹橘红也渐渐没去。
伏里暮色中,蝉鸣依旧响亮,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炊烟味道。我独自坐在辰田里的草垛下,手里攥着凤形佩,脑中仍想着白叟的事。
在那小屋里,当白叟亲口承认他就是散父的时候,我兴奋了好一阵,觉得觪为之辛苦操劳的事终于能解决了。
可现在细想,我却一点把握也没有。
若没有辰后来的补充,我根本无从知道白叟的痛苦经历。他被帝辛召去牧之后发生过什么事,恐怕除了他,没人会知道。不过,他至今仍称帝辛“天子”、称朝歌“牧”、称殷“天邑商”,言谈间不掩敬意;而他虽是周人,却因为周人的攻伐失去了妻儿,从辰的描述上看,白叟对此痛苦颇深……若用感情来劝,实在没什么胜算。
当然,提到过去的时候,白叟的态度很是淡然,但与此同时,似乎名利宠辱于他而言也已经无所谓了。并且,白叟年纪已经七十有余,要说服他跟我出去,想想都觉得艰难无比……
我惆怅不已,长长地叹了口气,闷闷地躺倒在禾草中。
“姮!”忽然,隔着草垛,我听到丹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我坐起来,答应了一声。没多久,丹的身影出现在草垛旁,光线微弱,只见她四处张望。
“丹。”我唤了一声,丹转头看到我,走了过来。
我往旁边让了让,她也在禾草上坐下。
“你一人在此作甚?”她问。
我继续躺下,说:“闲坐罢了。”看看她,问:“辰呢?”
丹从垛中抽出一根禾草,细细地掰开,道:“他母亲说要同他商量些事,让我出来了。”
“哦。”我说,没有再开口,将手中的凤形佩慢慢翻转把玩。月亮缺着口,在薄云中露出脸来,清浅的银辉中,凤形佩在指间泛着皎洁的光华。现在看着,它虽然已经断开,却仍然美丽。
丹“咦”了一声,凑过来看着凤形佩,说:“这断佩在月光下倒是好看。”
我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损毁了你也带在身上,这般不舍,可是紧要的人所赠?”停了一会,她问。
我浮起一丝苦笑:“差不多。”
“哦?”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想了想,道:“你已及笄许嫁,我猜那人就是你夫婿,可对?”
手微微僵住。
“不是。”我望着上方的明月,轻声说。
“不是?”丹的语气明显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