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老人如果儿女事业有成,总是忍不住要向人炫耀。
老会计就是这样,他忍不住向庭卫东炫耀,女儿多厉害,手底下管着多少人,厂子有多大。
庭卫东听得认真,还不时赞赏两句,哄得老会计心花怒放。
老会计人生大悲大喜,前面关在拘留所里,每天惶惶度日,现在则是住豪宅,受人奉承,这巨大的差异,让他飘飘然起来。
庭卫东也不是平白奉承,自从听邱经理说万中集团多厉害,想要在本地投资,他就有了引资的意思。
他没有招商引资的经验,好歹大家都是本村人,好开口。
老会计说得兴高采烈,庭卫东顺势说起,村里想办一个把蘑菇加工成干蘑菇的加工厂。
“哎呀,我女儿肯定懂,万众就是干食品加工的,这干厂子的事,我女儿没有不懂的。”
“噢,是嘛?”庭卫东转身问王秀萍,“跟你打听点事,你知道烘干蘑菇的机器哪家好吗?”
“你们这是要自己办厂?”王秀萍也同时在听着庭卫东和自己父亲的谈话。
“是呀,现在整个大山子乡都在养蘑菇,我们还是想发展一下深加工,卖鲜蘑菇,还是损耗大。”庭卫东主动介绍情况。
“我在市里也听说了,你们乡想在蘑菇方面做一番成绩。”
“是这么打算的。”
“有投资嘛?”
“主要是村民集资,还有贷款。”庭卫东看向邱行长。
邱行长连忙点头,“已经在申请了。”
“准备贷款多少?”
“十万……不是,二十万。”邱行长担心说少了没气势,直接加码。
王秀萍皱起眉头,“厂子不大呀。”
“村办厂子,投资本来就不大。”
“秀萍,秀萍,你问这些没用的干什么?人家问你买设备多少钱,你就直说嘛。”
“爸,我和庭副乡长谈生意,你别说话。”
看女儿板起脸,老会计默默坐了回去。
“王总要投资?”
“不,我们生产的食品里,蘑菇是很重要的配料,需要在本地配到,你们乡的蘑菇,正好可以供应,我们厂,咱们是互利共赢。”
庭卫东知道大厂进货都是有标准的,不是乡下大集,一堆蘑菇随便挑,随便卖。
“你们有什么标准?”
“稍等。”王秀萍到二楼书房,拿来了采购标准,递给庭卫东。
厚厚的一本,都是各种粮食蔬菜的采购标准,庭卫东翻到蘑菇的那一页,原种,容器规格,生长速度,每一样都写得很详细,相比之下,村里人养的蘑菇,也就是随便养养。
庭卫东看着感觉汗流浃背,他太想当然了,对市场的了解不够。
“这本采购标准,能给我嘛?”
“当然可以,就是给供应商看的,你要想做大做强,就要标准化,这是行业发展的规律。”
王秀萍对庭卫东很感激,把老爹接到市里,她才问清楚事情经过。
如果不是庭卫东把她父亲送到纪委,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父亲对被老村长王二狗贪污的钱,究竟用到哪里,毫不知情。
等待她父亲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局。
说不定就像老村长一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不谈庭卫东背后的身份,单说这个人,她就应该伸把手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