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村里那些事 > 第143章 萧总的过去2(第1页)

第143章 萧总的过去2(第1页)

有过一段时间,我严重地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和自己的人生。三年里,我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不善言笑。卑微如草芥,更谈不上去联系她。

很多次走到电话亭旁边,始终没有勇气拨出那串数字。我内心很清楚那时的自己根本无法给她一个像样的生活,也许根本不会给她带来基本的物质保障,更不用谈精神诉求。

我配不上她。

三年里,我听着不同的人的不同故事,他们都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理想,那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好。期间,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年龄从几岁到80多岁,几乎跨度了一个世纪。我也结交了一些与我年龄相仿的好兄弟,如虎子,大兵等人。正是他们,促成了我们人生中做出的第一次勇敢的选择和挖得的第一桶金。

那年我18岁,但人们通过我的外表几乎看不出我竟是刚刚成年。由于常年在工地干活,我皮肤略黑,幸运的是超强度的体力劳作让我锻炼出了一身强健的体魄。

虽然比不上网络上流行的“搬砖哥”那样胸肌腹肌线条看上去有型,但是我的身体轮廓也是棱角分明,加上1米78的个子,所以工地上的人都夸我“搬砖达人。”每每听到此类,我只会呵呵傻笑。

18岁,是大部分同龄人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深造的美好年龄。然而,我的18岁成人礼却是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世界,成为无数人梦魇的风暴―金融危机。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那年年底,我跟工地上所有的建筑工人一样成为了此次危机的受害者。楼盘已建至31层,还剩最后一层就封顶大吉。

但楼盘主投资方受危机影响已出现严重的资金链断裂,已拖欠农民工一年的工资迟迟未发,导致原本打算回家过年的大批工人滞留工地,罢。工讨债。

而听房地产开发商方面财务部说银行也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不愿贷款给开发商。意思很明白,一年的血汗钱无法发下去。

相比于那些一年没有回家见过妻子儿女的大人们,我倒显得没有那么在乎。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的我,而唯一遗憾的就是,回家可以见她一面的希望也被破灭。

但让人欣慰的是,开发商老板并不是冷血动物,反而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那天,他穿着工人服,戴着钢盔帽,举着一个喇叭扩音器,亲临建筑工地,组织召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安抚处于极度失落绝望情绪中的农民工人。

我在下面就那样呆呆地望着他,聆听着这个50多岁却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男人如何镇住全场。露天会议接近尾声时,老板说:“我已经变卖了我的车子和大部分房子,只留了一个供妻儿居住的小巣。

我知道这些钱远远不足以发全工资,但我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让你们每位都可以领到一些工资先回家过年。当然,愿意留下来与我共度新年的同志,我感激不尽!剩下的工资我贾某一定想办法解决!”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自然地,我留了下来。

那晚,我借着工地暗黄的灯光,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爸妈过年不回家了,并把所有的工资一并寄了回去。

那晚,我终于鼓足了勇气,第一次拨出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7位数号码。

“对不起,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停机。……嘟、嘟……”在冬夜的寒风里,我裹紧了自己,依旧瑟瑟发抖。索性回工地之后又另起一封书信。

信中,我告诉她自己在青州过得很好。身边的同事都很好相处,我也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大家其乐融融。我会常常想起她。傍晚,我坐在还在修建的楼房的最高层,无视脚下坐落紧密的繁华都市,我只会遥望远方,晚霞色彩斑斓,很美,跟城南铁轨上看到的一样。

信中,我告诉她本来打算过年回家的,但工地有事回不去,希望能很快见到她。

那年过年,老板娘来工地亲自下厨,老板在年饭上声音有些哽咽。几杯烈酒下肚,情绪有些失控,但没人去阻拦。

借着酒意,他向我们诉说了他如何白手起家,凭借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又在金融危机中回归最初。

他说金融危机固然残酷,但危机只是幕后资本家的暗箱操作,这些人才更残忍。但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很庆幸,有一个爱他的妻子一直陪在身边,不离不弃。活到这把年纪还能坚守本心。

那年年夜,我彻夜难眠。信已经寄出去快一个月了,可是并没有收到她的回信。我心中有种种猜测,是不是她家已经搬走了?或者是信在途中弄丢了?又或是她已经有了男朋友了……?”

“或许,你的信在路上出了点问题,她可能没有收到呢?”潘月红实在是不想眼前的这个男人伤心了,似乎自始至终,都是这个男人在单相思着女人。

“或许吧,没有期待,就没有悲伤。可生活依旧要继续。

那时的房地产业,还少有像现在这样的先付钱再开工建楼的运作模式。这样的模式房地产商也想用,但难度极大,效果并不理想。当时也没有具体的政策促成交易的正常实施。一旦预订的购房者突发情况不买,那将多出许多房子积压下来,无疑使成本大大增加。

因为那时的房子就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资本家低本金翘动巨利润的杠杆,成为金融的工具。所以,开发商都是先建楼后卖房。这样的弊端就是资金回转周期长,一旦出现较大的金融风波,银行就会收紧放贷,资金链容易断裂;同时银行收紧房贷,购房者数量下降,双重挤压,像房地产类大型投资企业就面临崩盘的危险。

为求生存,次年,老板壮士断腕,在楼房还没建好之前就接受预订,当然,为成功处理手上的楼房,更快地获得回流资金,老板组建了一支销售团队。而我和我的几个好兄弟虎子、大兵等人自告奋勇加入销售队伍。

经过专业化的集中特训,那年,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四处奔波碰壁的经历,我们奇迹般地获得了不错的战绩。我也很幸运地成了一个小团队的领头,有资格组建扩大自己的销售队伍。

那年年末,我发动了身边曾一起共度困难时光的兄弟朋友们,让队伍更加壮大。那年年末,我有了自己的手机,我的工作开始出现好转,我看到了希望。那年年末,我坐上了回家的列车。

与来时不一样,这次我感到了些许的惬意和期待。期待见到多年未见的父母,期待见到梦里常常想念的她。”

“你应该这次回家见到她了吧!”潘月红很想得到肯定的答案,她的心里同样期待着一个男人的回来。

“恩,那一年,我20岁,她22岁,我见到了她。

路过那个熟悉的小区,路过那个小卖铺,只是店主已不再是那个记忆中和善的老奶奶,满目慈祥;而是换成了一个对待顾客不冷不热的中年妇女,及其陌生。

我站在她家楼下,呆望许久。望着她家的窗户,还有它对面的那个记录我欢乐童年的a04。然而,阳台早已挂起了陌生人的衣服。

就在视线转移的一瞬间,我发现了她。齐肩披发自然地飘动,精致的脸庞被衬托的更为细腻有致。那天,她披着一件毛领女式长风衣,这样更加衬托出修长的美。腿,正在阳台上凉挂着刚洗的衣物。

“你站在窗前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下看人。阳光装饰了你的窗,你修饰了别人的梦。”我当时想起了这句话。

那天,我被她略显成熟的美深深震撼。在清纯、脱俗的基础之上增添了一丝成熟的韵味,凹凸有致的身材,让人赏心悦目。她已是一位落落大方的美丽女子。

那天,我被她邀请进家里做客。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她眼中不一样的目光,那目光让我感受到了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自豪和喜悦。在我问她为何没有给我回信时,她愣住了,显然她并不知道我给她写信这件事。但从她的目光之中,我隐约看出了她有一些难言之隐,而我选择不再追问。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意用自己一半的生命去换取。我会鼓起勇气去继续询问她或者倾听她那些年所经历的事情,也不至于会是今天这样的一个让人遗憾而痛苦的结局。”

萧总说道这里的时候,竟然还痛苦地哭了起来。潘月红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去追问他,只是起身,递给他一块纸巾,安慰着。

“那次见面后没几天,我便接到她的来电。在看到来电号码显示的那一刻,我激动的不知所措,手机振铃了好久我才按了接听键。但电话那头并不是她,而是甜甜她妈妈。”萧总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