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霖也还只是个举人。毕竟科举的最后是进士及第和殿试,而宣霖的身上明晃晃的挂着“靖王一脉”的牌子,那种情形下怎么可能让他前往盛京科考?
眼下,知晓宣霖打算一切平复之后,参加新帝恩科,霍徵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着手安排他的官位。
所以,哪怕宣霖是霍徵一手教导出来的,学识扎实,给一群孩子开蒙讲课绰绰有余,眼下,却也只能跟着霍徵来学宫做个助手。
正当大家对着黎淮星有着浓厚兴趣——不论是想交好还是嫌弃、想使绊子——的时候,霍徵和宣霖前后脚到了学宫门前。
整个学室内二三十个小萝卜头,顿时歇了声,各自回了自己挑选好的位置。
——按着地位次序入座。别看他们年纪尚小,可对地位尊卑却是再了然不过。
霍珉看见冷脸爹爹的那一刻,心头一跳,不敢再跟黎淮星痴缠,却也不会弃之不顾,拉着黎淮星,叫他跟自己坐在一处。
别以为没说到他面前来,他就不知道不少人看低黎淮星。
要是他再不护着黎淮星,让黎淮星被人欺负了去可怎么是好?
霍徵对于座位一时也不干涉,不闹出乱子即可——这群孩子之间除了家世的高低之外,也会有自己的地位区分。
有时候他掺和进去,反而会出一些乱子。未必难收拾,但也不必要。
——就跟小孩子的小打小闹,大人心中有数、不叫他们真的伤人伤己就成。贸然掺和进去,反而会事态升级。
霍徵开始讲课。
到了下午,这群凤子龙孙还要习武,教导他们的武先生,也算是黎淮星的熟人,霍徵的亲弟弟霍谌。
——当初霍家出了事,不说灰溜溜地被赶出盛京,也不许多。但如今,霍家更甚当初的鼎盛之时。哪怕如今是只剩下霍徵、霍谌这俩兄弟。
君子六艺,皇家子弟或许寸有所长,却并不允许出现“尺有所短”的情况。
说人话就是“允许某一项特别突出,但绝对不允许某一项特别拉胯”。
诸多名师轮流教导,要是还不出成绩,那就是不用心!
——身为凤子龙孙、世家子弟,他们怎么可能是天赋平庸?必然是聪明伶俐,却不将心思用在正道上。所以必须更加严格要求!
可苦了黎淮星这个“伴读”,一开始还只是给霍珉他们讲一下自己的理解,毕竟他是个成年人,虽说过往所学所知,跟眼下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有偏差,但也能转变的过来。
但随着学的内容越来越多,“作业”越来越多,孩子们的天性被压制的越来越紧,彻底触底反弹后,他们开始要求黎淮星这个伴读,给他们做作业。
甚至在“伴读”这个群体里,黎淮星也是被“排挤”的存在,毕竟,哪个伴读受得了天天被说“你看看人家黎淮星怎么就都会?你都还不如爷本小姐学的好,还要你何用?”
黎淮星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这又不是后世那样的作业,有个标准答案,大家一样也就一样了。
可现在的作业,帖经和墨义也就算了,也就是默写和释义,都大差不差。
但是作诗可就区别大了,所有人的作业他能交一样的诗上去吗?何况这本也就不是他擅长的方面,哪怕是放低要求,他写个三五首工整之作也已经是绞尽脑汁。
何况,眼下的人还格外注重“字如其人”,不说每个人的字迹都是打眼一看就能分辨,可作为他们的先生,对他们哪能不熟悉?
甚至哪怕是黎淮星写出来,叫他们再誊写一遍,先生们都能从字里行间内发现异常来。
到时候便是凤子龙孙,也是免不了罚,伴读们就更惨了。
——旁的先生或许碍于身份,不敢太重的惩罚,可霍徵呢?霍徵下手,那可是从不手软!
更何况霍徵身边跟着的还是宣霖,黎淮星的亲舅舅,黎淮星敢乱来吗?不但要挨舅舅一顿斥,等回了家,他爹娘还得再来一轮,在学习这事儿上,宣蓉与黎成周可都格外“信奉”宣霖这个他们家唯一的读书人。
但“上有政策、下也有对策”。
这群凤子龙孙们虽然乖觉了些时日、被压制了些时日,可也到了彻底反弹的时候。
“殿下,再有两日就是旬休了,其实我们还是……”薛巍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口中的殿下一个瞪眼而噤声。
贺钧不高兴道:“到旬休再有旬休的玩法儿。”
“今日是恩科放榜的日子,待到了旬休,还能看得到什么?”
贺钧是皇帝二儿子英王的长子,也是皇帝所有孙子孙女里最大的孩子。
——英王还有个姐姐,如今的安国公主贺文音,可她虽成亲的早却生育的晚,长子霍珉也比贺钧小了两岁。
与贺钧的亲妹妹贺锦芙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