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两位身着官服,面色凝重的中年男子缓缓步入大殿之中。
这两人正是南北县的县令、县丞。
正厅内的众人见到他们,不由自主地安静了下来,目光纷纷聚焦于这两位地方父母官身上。
“诸位,今日请大家前来,朝廷下达了征役的征召。”周县令面色凝重,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什么?征役?”
“敢问县令爷,这次朝廷征的什么役?”
正厅的众人听到要征役了后,一个个面色大变了起来。
“安静,这次征役使朝廷直接下来的征召,并不是府城或是县衙下的。
并且,这次征召,是征的兵役。
每户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三人者征兵一人。
不符合条件者,无需征役,从今日即刻起,更改户籍、销户、分户,皆视为逃避征役,严惩不贷。”刘县尉在一旁补充道,他的眼神锐利,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正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低语和不安的喘息声。家中有适龄男丁的家庭,更是面露焦虑,相互间交换着担忧的眼神。
周县令闻言,眉头紧锁,他理解在场每一个人的担忧与恐惧,但作为一方父母官,虽然心有不忍,他必须执行朝廷的命令。
这年头,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生活已是苦不堪言,而今这突如其来的兵役征召,无疑是雪上加霜。
周县令深吸一口气道:“本官知道,大家心中定有诸多顾虑与不安。但朝廷此举,必有深意,或为抵御外敌,或为保家卫国,皆是为了我们大好的河山与子孙后代的安宁。”
“两位大人,这才征兵役,可以用银钱抵吗?多少银钱呢?”顿时有人问道。
声音之中,带着期许,希望可以用银钱抵征兵役的名额。
往年征役,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以钱代为服役。
“今年的情况与往年不同,边疆告急,朝廷急需兵源,以银代役之事,怕是难以通行。
衙门会统计每家每户的户籍人数,符合要求者,半个月之内,我亲自带兵先按照每家每户的户籍上名单征兵。
你们各自回村通知村民,让符合征兵的人家选好人选。
等征召后了,不日就要送到边疆。
别想着拒征兵役,到时候强行征召,被打一顿是轻的,到时候还要连累家人受罚,甚至可能被视作叛逆,也并非没有先例。
提前知会一声,也是希望你们能积极配合,”刘县尉面色凝重,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那眼神中既有威严,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在场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害怕、担心、忧虑,其中以张里正最为开心和庆幸。
除此之外,桂花村、吴江村、白杨村三村的里正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三个村子嫁了不少人在他们张家村,张家村每家每户分家了之后,这些嫁到张家村的妇人就回娘家,也让娘家人赶紧分家。
虽然很多人听之不信,但是依旧有人害怕,老实的分家了。
不信的,接下来的,就该倒霉了。
“大人,这次征兵役是按照每户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三人者征兵一人,要是咱们县征兵役的人数太少了,会不会再强制征兵役?”这时,张里正一咬牙,他上前一步,恭敬的朝周县令和刘县尉两人道。
“目前来说,就是按照这个条件征兵役,符合条件者征兵,不会强制征召不符合条件者。”刘县尉肯定的冲张里正点了点头。
“好了,此事就这么办,今日就散去了。”周县令叹了一口气,示意众人离去。
“大人,老朽有话要说。”等众人离去,张里正走到最后,他快步折返,恭敬的朝周县令和刘县尉两人一拱手道。
“你是哪个村子的里正?有何事情要禀告的。”周县令捏了捏自己眉心,看了一眼张里正问道。
“老朽是平安镇张家村的里正。”张里正恭敬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