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熵海溯生录 > 第677章 惊奇阈值崩塌(第2页)

第677章 惊奇阈值崩塌(第2页)

“放大一亿倍,就能看见鱼在星系里游。”

他猛地后退一步,后腰撞在茶几上,遥控器掉在地毯上出闷响。这行字不是他写的,他的笔迹绝不会这么轻飘,更不会用这种近似于螺旋的曲线收尾。鱼缸里的鱼突然同时停下,十二条鱼的眼睛齐齐转向他,瞳孔里映着的幽蓝光点,像极了沈溯实验室里那些旋转的螺旋。

沈溯在隔离舱前站了整整十分钟,指纹识别器的绿光第三次熄灭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手在抖。地下三层的冷气比往常更足,管道出“呜呜”的声响,像某种生物在低吼。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按下手指。

“身份验证通过,隔离舱a开启。”机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金属舱门缓缓滑开,露出里面悬浮在蓝色营养液中的玻璃容器——方武的血液样本就存放在那里。

三天前,样本里的红细胞螺旋还只有微米级,现在却已经长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沈溯戴上无菌手套,用镊子夹起载玻片,刚接触到营养液表面,就看见那些螺旋突然加旋转,在液体里搅出细小的旋涡。他猛地抬头,舱壁的观察窗上,自己的倒影正对着他笑——那笑容不属于他,嘴角咧开的角度大得出了人类面部肌肉的极限。

“沈博士?”通讯器里突然传来助手小林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惊慌,“你快来监控室,方武的定位信号……消失了。”

沈溯的镊子“当啷”一声掉进容器,营养液溅在防护服上,晕开一片深色的痕迹。定位器是植入方武后颈的,防水防火防电磁干扰,除非……被物理移除。他快步冲出隔离舱,走廊的应急灯突然开始闪烁,红光在地面投下晃动的影子,那些影子的边缘正在以度的角度分岔,像极了梧桐叶的脉络。

监控室里,小林正对着屏幕抖。方武最后出现的位置是在他的公寓楼下,监控画面在晚上七点零二分突然出现雪花,雪花的纹路不是随机的噪点,而是规则的螺旋图案。沈溯放大画面,雪花中央隐约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像是方武正仰头看着什么,他的后颈有团暗红色的光晕——那是定位器被破坏时的特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查方武的通讯记录,”沈溯的声音有些紧,“最近三天和谁联系过。”

小林飞快地敲击键盘,屏幕上跳出一串号码,大多是骚扰电话,只有一个备注为“老陈”的号码在昨天下午三点十五分有过通话,时长四十七秒。

“老陈?”沈溯皱眉,“方武的档案里没有这个联系人。”

“是前星际工程监理部的同事,”小林调出附加资料,“去年因为阈值崩塌辞职了,现在在城郊的生态农场工作。”

沈溯的指尖在桌面上点了点,下午三点十五分,正是他给方武做观测的时间。方武当时说自己在看树叶,可档案显示,那个时间点,方武的手机信号明明在实验室的走廊里。

“备车,去生态农场。”他抓起外套就往外走,刚到门口,就看见监控屏幕突然切换了画面——方武的公寓客厅里,鱼缸的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度减少,那些孔雀鱼悬浮在半空中,尾鳍扫过的轨迹正在天花板上画出螺旋纹路。而茶几上,一张新的便利贴正慢慢显形,上面的字迹还在逐渐加深:

“他们在拆墙,从里面。”

沈溯的心脏猛地一缩。“他们”是谁?墙又指什么?他想起方武耳后那块新长的胎记,突然意识到那形状和a隔离舱的舱门花纹一模一样。

老陈的生态农场在城郊的山脚下,塑料大棚连绵起伏,像一片白色的海洋。沈溯找到他时,他正在给生菜浇水,水管喷出的水流在空中划出弧线,落点恰好组成一个个螺旋形的水洼。

“方武?”老陈直起身,草帽下的脸晒得黝黑,眼神却异常明亮,“他上周来过,说想看看生菜的叶脉。”

“他有没有说过什么奇怪的话?”沈溯盯着那些水洼,水流还在不断补充,形状却始终保持着完美的螺旋。

“奇怪的话?”老陈笑了笑,弯腰拔起一棵生菜,递过来,“他说这菜叶子里藏着银河系的地图,你信吗?”

沈溯接过生菜,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主脉与侧脉的夹角果然是度。他突然注意到老陈的指甲缝里嵌着深褐色的粉末,和方武袖口的污渍一模一样。“这是什么?”他指着粉末问。

“山上的土,”老陈低头看了一眼,“前几天下雨,山体滑坡,露出了底下的岩层。方武说那岩层的纹路好看,挖了不少回去。”

沈溯的瞳孔骤缩。他想起实验室的地质数据库里有记录,城郊山体的岩层属于远古星际尘埃沉积形成,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硅基晶体——三年前那位天文爱好者的大脑切片里,就现过同样的晶体。

就在这时,老陈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出的来电显示是“方武”。沈溯示意他接,老陈按下免提键,听筒里传来一阵沙沙声,接着是方武的声音,却比平时慢了三倍,每个字都拖着诡异的尾音:

“沈……溯……你……看……过……自……己……的……血……吗……”

沈溯猛地抬头,老陈的表情突然变得僵硬,嘴角以不自然的角度向上扬起,和隔离舱里他倒影的笑容如出一辙。“他还说,”老陈的声音突然变了调,像两个声音在同时说话,“螺旋的尽头,是树叶在给星星讲故事。”

沈溯转身就往车的方向跑,身后传来水流落地的声音突然变快,像无数只脚在追赶。他动汽车时,后视镜里映出塑料大棚的影子,那些白色的棚膜正在鼓起,形状越来越像一个个巨大的培养皿——而他自己,正像方武的头一样,悬浮在这片诡异的“胶体”中央。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小林来的消息,只有一张图片:方武公寓的天花板被完全掀开,露出了钢筋水泥后的夜空,那些螺旋纹路正顺着房梁向上延伸,与天上的星系渐渐重合。图片下方有一行小字:

“阈指崩塌不是病,是钥匙。”

沈溯踩下油门,汽车冲上山坡,挡风玻璃外,夕阳正沉入地平线,最后一道光穿过云层,在路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看着那道影子,突然意识到它的形状和自己掌纹的主线完全一致——而掌纹的分岔角度,也是度。

这时,他的指尖传来熟悉的震颤,不是来自方向盘,而是来自自己的血液。他低头看向手背,皮肤下有什么东西正在转动,像无数细小的齿轮,在皮肤表面撑起细密的螺旋纹路。

原来方武说得对,沈溯想。他们都以为自己在研究阈值崩塌,却不知道,自己早已是这场“共振”的一部分。那些被人类遗忘的宇宙奇观,正通过一片树叶、一根头、一滴血,悄悄爬回这个世界。

而方武,或许已经先一步找到了答案——在螺旋的尽头,在微观与宏观共振的缝隙里,在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真相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