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短篇民间故事 > 第326章 起死回生(第1页)

第326章 起死回生(第1页)

在唐朝那个繁华的年代,长安城外有一户人家,家主名叫蓬安公,与妻子孙氏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取名彭世成,女儿名为彭玉娘。这家人原本生活得其乐融融,可天有不测风云,蓬安公突患重病,不久便离世,留下孙氏孤儿寡母三人相依为命。

孙氏为了抚养一双儿女,日夜劳作,不辞辛劳。白天,她在田间耕作,晚上则纺纱织布。岁月无情,早早地就在她的头上染上了霜白。而彭世成和彭玉娘也十分懂事,不仅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主动承担起农活,以减轻母亲的负担。

转眼间,彭世成已年满十八,他向母亲提出想要外出经商。孙氏见儿子已长大成人,便拿出积攒多年的几两银子交给他,并叮嘱他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彭世成先用这些钱购进了一批精美的头花,在附近的集市上贩卖。他的头花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价格实惠,很快就受到了乡亲们的喜爱。后来,他又增加了胭脂香粉等商品,不到一年就赚了五十两银子,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本钱后,彭世成决定扩大生意规模。一次外出贩货时,他途经蓝田县,现一座瓷窑正在出售。彭世成深知瓷器市场前景广阔,便决定将其买下。然而,他手头只有五十两现银,于是向卖家提议:先付五十两定金,余下的钱按月分期支付,并额外支付一百两作为利息。卖家见价格比预期高出许多,欣然答应。

接管瓷窑后,彭世成全身心投入生产。他聘请书画匠设计瓷器图案,由于长安距离蓝田较远,他常常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家中的老母则全由妹妹彭玉娘照顾。

某日,彭世成右眼皮直跳,预感不祥。果然,次日一早便收到妹妹的来信,告知母亲病故。彭世成悲痛欲绝,安排好瓷窑事务后,匆匆赶回家中。由于路途遥远,他到家时母亲已经停尸七日。

就在当晚,一个游方老道来到彭家门前,手持浮尘,声称能度亡魂。彭世成见是出家人,便询问其来意。老道脸色凝重地说:“我见你家房梁上黑气缭绕,今夜是你母亲的回煞之夜,必然诈尸。不如让我做法事度她。”彭世成询问报酬,老道开口要一百两银子。彭世成怒斥其贪婪,拒绝了他的要求。

老道被抢白一番后灰溜溜地离开。彭世成与老道的对话被众人听见,夜里大家都早早避开。彭世成独自守灵至后半夜,困得实在撑不住,倒在柴草堆上睡着了。

这时,一阵阴风吹过,一个白色幽灵从墙上飘下,在屋里来回翻腾。彭世成以为母亲回魂了,起身呼唤并朝幽灵走去。那幽灵一见彭世成吓得失声尖叫,慌不择路地撞翻桌子和灵台,嘴里喊着:“有鬼啊!诈尸了!”彭世成一听是男子的声音,几步走到跟前用油灯一照,才现所谓的幽灵竟是白天的老道。

原来,老道听说彭世成在外地做大生意,本想借做法之名诈他一笔。谁知彭世成不接茬,老道心生一计,决定自己扮演幽灵吓唬他。他披上一个白床单潜入彭家,准备寻些值钱的东西偷走。不料彭世成突然醒来,老道在昏暗的月光下以为真是鬼魅现身,吓得惊慌失措。

彭世成一见老道装神弄鬼,当场将其摁倒在地拳打脚踢。正在这时,灵堂那边传来重重的喘息之声,一道黑影缓缓朝两人走来。这回连彭世成也害怕了,莫非母亲真的诈尸了?两人顾不上打斗,吓得急忙朝门外跑去。

这时,邻居们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提着火把前来相助。有个年长的村民朝院中喊道:“史诚三娘(孙氏的昵称),人鬼殊途,你且放心投胎去吧,我们会照顾好他们兄妹的。”只见孙氏缓缓说道:“投什么胎啊?我还没死呢!”

彭世成听见母亲这般一说,壮着胆子来到母亲跟前,现母亲脉搏尚存。众人见此情形大吃一惊,围着孙氏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孙氏这才道出实情:原来前几日她吃枣时不慎将一颗枣核吞下卡在喉咙里昏死过去。这几天她一直趴在房梁之上看着众人前来吊唁却无法言语。方才彭世成与老道打斗时撞倒了棺木,喉咙里的枣核被震了出来,她这才醒了过来。

众人听完啧啧称奇。彭世成本想好好教训老道一顿,但想到若不是与老道打斗母亲还真没法起死回生,于是便放了他一马,还拿出几枚铜钱让他打酒喝。老道羞愧难当辞别众人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次日彭世成大摆宴席感谢乡邻们的辛苦相助。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和妹妹他将她们接到了蓝田。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后来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商。而母亲孙氏则活到了八十多岁才安详离世。

这件事以后当地再有人过世都会停尸七日才下葬,后来这一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dududu短篇民间故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