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聘请县消防队长张勇作为顾问,将城市应急管理经验与乡村实际结合,制定了《乡村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文件厚达五十页,涵盖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等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置流程。
"这么多条条框框,咱哪记得住啊?"李婶翻着手册,眉头皱成疙瘩。
夏澜早有准备:"所以我们不仅要学,还要练。"她宣布每月日为"安全演练日",全员参与模拟演练。
第一次演练选在游客相对较少的周二上午。模拟场景是"农家乐食物中毒事件",夏澜特意从县医院借来几个假人充当"患者"。
"现在开始!"随着夏澜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开始。
起初场面一片混乱。服务员现"呕吐的客人"后,第一反应是跑去叫老板;厨房人员听说食物有问题,立刻开始争论谁的责任;前台接待员拿着电话,不知道该先打o还是先报告村委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澜没有叫停,而是冷静记录每个环节的失误。直到o岁的村医李大爷背着药箱气喘吁吁地跑来,看到混乱的场景气得直跺脚:"胡闹!人命关天的事,你们在这扯皮?"
老人熟练地检查"患者",指挥年轻人抬担架、记录症状、保留食物样本这场即兴表演让在场所有人羞愧不已。
演练后的总结会上,夏澜播放了全程录像。看着屏幕上自己手足无措的样子,不少村民低下了头。
"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每个人的责任。"夏澜展示新的应急流程,"从现在起,每个岗位都有明确职责,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基础急救技能。"
她邀请县红十字会的培训师驻村一周,从心肺复苏到伤口包扎,全员轮训。连平时最懒散的保安老张都认真练习,生怕下次再出丑。
硬件方面,夏澜同样大刀阔斧:增设后山警示牌和监控摄像头;为每间客房配备应急包,内含手电筒、哨子、应急联系卡;在公共区域安装aed除颤器;甚至给每位村民配备了带有gps定位的紧急联络手环。
"这也太夸张了吧?"王翠花摆弄着手环,"咱村几十年没出过大事。"
夏澜没有反驳,只是调出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下周又有强降雨,我们看看新系统管不管用。"
这一次,准备完全不同。提前三天,夏澜就启动了天气监测机制,每天两次与县防汛办沟通;所有户外项目提前调整时间;应急物资检查清单落实到人;甚至给预订游客送了温馨提示,提供改期选项。
暴雨来临当天,全村进入戒备状态。安全员每小时巡查一次地质灾害隐患点;农家乐前台备好足够的雨具和姜茶;电工随时待命应对可能的停电。
最令夏澜欣慰的是,村民们已经自觉形成了应急意识。李婶主动为带孩子的游客准备了室内游戏;王叔检查了所有排水沟;就连平时最不靠谱的保安老张,都认真记录着每小时的雨量数据。
下午四点,当县里来山洪预警时,夏澜毫不犹豫启动了一级响应。按照预案,所有游客被有序转移到村委会的应急避难所——一个经过加固的大礼堂,备有应急电源、饮用水和简易床铺。
转移过程中,来自上海的一家人格外引人注目。父母带着双胞胎女儿,不慌不忙地跟着指引走,甚至还帮着安抚其他游客。
"你们不担心吗?"夏澜好奇地问。
那位父亲笑了笑:"我看了你们房间里的应急手册和应急包,比五星级酒店还周全。我女儿还特别喜欢你们准备的儿童安抚玩具。"
当晚,虽然暴雨如注,但名游客在避难所里安然无恙。村委会提供了热食、毛毯和充电服务,甚至安排了村民表演传统曲艺缓解焦虑。
第二天,当阳光重新照耀山村时,游客们自鼓掌感谢工作人员。更让夏澜惊喜的是,那位上海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帖:《暴雨中的安心之旅》,详细记录了村子专业的应急响应,获得上万点赞。
三个月后,当省旅游局评选"最安全乡村旅游点"时,夏澜的村子以满分通过。颁奖那天,她看着墙上那幅已经泛黄的"危机分析图",轻轻把它取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的锦旗,和一套正在运行的实时安全监测系统。屏幕上,每个风险点都闪烁着绿色安全信号,就像夏澜此刻平静而踏实的心情。
喜欢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请大家收藏:dududu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