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迁居永宁宫的第三日,朝中终于恢复平静。
朝堂内外,所有人都知道,从这一日开始,宫中只余两权——天子与凤后。
而天子幼弱,尚未亲政,凤后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中枢”。
清晨,凤后着明金曳地长袍,登御前内阁。
她亲阅奏折,召辅臣议策,册封大理寺卿调兵清案,同时檄京畿,整顿南市帮案,开粮仓三处赈济灾民。
政令如水,自宫中流出,百官应声。
太傅温观言私下对弟子道:
“凤后政令之敏、断事之决,已有明君之风。”
而与此同时,东宫之中,却悄然有异动。
世孙名曰萧御之,年十四,聪颖早慧,生母早亡,自幼由凤后抚养。
他看似温文尔雅,实则性情沉稳,心机深藏。
这日,他于东宫中召集三位少卿之子密议,开口便道:
“母后权重已极,再不亲政,只怕皇权旁落。”
一名少年迟疑:
“可凤后毕竟是你义母,且事事为你铺路,她若非你,何至今日?”
萧御之嘴角含笑,目光却冷淡:
“正因她为我铺路,才容不得我偏离。”
“你们信她‘摄政为我’——可你们怎知,哪一日,她不为‘自我’?”
另一少年低声:
“你……是想提前亲政?”
萧御之看了他们一眼,语气轻柔却不容抗拒:
“十四岁,不早也不晚。”
“若我再晚一步,这天下姓林不姓萧了。”
而此时,林阮音也察觉异动。
她从暗线密报中得知,近月内东宫账房突增支出,太学院几位学士私出入东宫,有密书往返。
凤元君道:
“世孙年岁渐长,有锋芒并不意外,但其行藏密谋……怕是有人在背后推手。”
林阮音点头:
“太后虽已退位,旧党却未散。”
“他们想扶世孙‘自立’,废我‘监政’,借圣心波澜,再掀内朝。”
她眸光微敛,半晌轻声道:
“我不能等他们动手。”
“我要让天下人知——我扶的是明君,不是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