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烈阳如火。
亲政仪制已行两旬,东宫名义上掌政,实则朝中六部三院仍以凤后为中枢之意行事。
凤后退半步,却仍是一呼百应。
而这一切,落入世孙萧御之眼中,皆如利刺扎骨。
东宫内,书房紧闭,灯火通明。
萧御之端坐案前,桌上摊开的是最新一批政务分折。
他眉头紧锁,低声冷笑:
“所谓‘亲政’,不过是她林阮音授我虚名,六部封奏竟仍需她‘背后批阅’?”
他目光微眯,盯着一道军报——是关于凤后亲自派锦衣卫审查边防军粮事宜。
这原本应归兵部与东宫议准。
而她,依旧越过他,指派人手直入要地!
一名文生模样的少年低声道:
“殿下,凤后已然架空您之亲政实权,若再坐视不理,恐百官真以为您只是傀儡。”
另一人咬牙:
“可凤后声望日隆,若正面对抗,怕是落了不孝不义之名。”
萧御之敛眉思索片刻,忽而一笑:
“不必正面反,她最怕‘祸乱朝纲’之名,咱们便给她造一个‘假乱’,逼她退全权。”
众人一惊:
“假乱?”
他点头,目光如冰:
“我会派人借‘赈灾粮仓失窃’为引,牵出凤后旧部贪腐之事,逼她自查,查不得实证便失百官信,若真牵出私案,我再以‘无能监政’奏请彻底亲政。”
“届时她若再留一权,便是贪权不退。”
而与此同时,林阮音早在思音阁中,拿着一纸密信沉思。
那是凤元君传来的探报:
“东宫近日频密联络督粮使秦韶,试图在赈灾粮案中做手脚。”
林阮音手指轻叩案面,缓声道:
“他终于出手了。”
凤元君疑惑:
“娘娘既早知其意,为何要设亲政引,等他难?”
林阮音微微一笑:
“因为他不犯错,我便永远是‘摄政之名’;但他若动了这一步,便再无退路。”
“我愿给他机会——看他是否可成一代明君。”
她顿了顿,目光如电:
“既然他选了这条路,那就随他走完。”
三日后,京畿南仓忽传失火,赈灾粮失三成,知府急奏朝廷。
东宫当即请命,由世孙亲派兵部郎中、御史一同前往查案。
而凤后未作干预,淡然允准。
十日后,查案小组回朝,东宫便将一份“凤后旧部私通粮商,暗售赈粮”之折,递至御前。
皇帝尚年幼,惊惶无措。
而林阮音接折细阅,仍神色如常。
她笑道:
“既指我之人涉案,凤后自然请命清查。”
翌日,凤后亲笔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