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窗外的星光在屏幕映照下泛起细碎的银光,我将赫兰星的坐标锁定在系统界面上,指尖滑过那片灰暗的区域。回到飞船后,承安特意把在新岚星遇到的那个孩子写着“我想当老师”的破旧笔记本保留了下来,此刻他正趴在桌边,手里还握着它。
“妈妈,我们真的能帮他们吗?”他抬头问我。
“当然。”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但得先理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顾柏舟站在一旁,手里翻着我在各星球收集的纸质记录。这些资料有的用电子笔写就,有的甚至只是潦草的手稿,纸张颜色深浅不一,语言也不尽相同。他皱着眉,低声说:“这些数据……有点乱。”
“是太杂了。”我点头,启动系统界面,“不过好在,我们有它。”
随着系统运行,全息投影在我面前展开,成百上千条信息开始自动归类、翻译、整理。屏幕上逐渐浮现出一张庞大的教育现状图,颜色从深红到浅绿,代表不同星球的教育资源分布情况。
“数据格式统一完成。”系统提示音响起,“翻译误差率已降至,样本分析进度。”
我松了口气,继续操作筛选功能,把各个星球按展等级分为三类:中心达型、展中型、边缘落后型。每一类中,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各类星球普遍面临着教育资源困境。
“这不仅仅是资源分配的问题。”我喃喃道,“而是整个体系出了毛病。”
顾柏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屏幕上的数字,眼神沉静。
我调出任务面板,输入关键词:“跨星系共享课堂”、“虚拟导师系统”。
系统立即弹出反馈:
【跨星系共享课堂】
功能描述:通过全息影像技术实现远程同步授课
优势:打破地域限制,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难点:需稳定星际信号传输,确保实时互动
能量消耗:中等
【虚拟导师系统】
功能描述:基于ai模拟名师授课,提供个性化辅导
优势:可复制、可更新、适应性强
难点:初期数据库构建复杂,需大量高质量课程样本
能量消耗:高(可申请文化专项补贴解锁低能耗模式)
我盯着这两项方案,心中渐渐有了方向。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送几本书或者建几间教室。”我说,“是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展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获得知识。”
承安眨了眨眼,似乎还不太明白,但他用力点了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试点吧。”我打开通讯模块,准备联系第一颗实验星球。
选择标准很简单:一颗达星球,用来测试上限;一颗展中星球,验证可行性;一颗边缘星球,评估适应性。
我敲下了第一封邮件的标题:
《关于“跨星系共享课堂”与“虚拟导师系统”试点计划的合作邀请》
第一封回信来自新岚星的一所公立学校,负责人附上了一段视频链接。画面里是一群孩子围坐在一间空荡荡的教室中,墙上挂着一块斑驳的黑板,角落里堆着几本破损的课本。
“这是我们能提供的全部教学资源。”负责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如果你们真能让孩子们听到更好的课……我们愿意配合一切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