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红香阁的事,原本两淮盐课的亏空不必闹得如此之大。
现在是越闹越大了。
他没有不让曹寅填平亏空的意思,他的意思,是让曹寅用这几年的时间慢慢填平亏空。
他的身体还硬朗,可以支撑至少十年,十年,足够曹寅填平亏空了。
可曹寅为拉拢盐商,拆了东墙补西墙,竟然一边填补一边亏空,数百万的亏空,十年怎么填平?
难道他还要将这个窟窿留给后世子孙吗?
那大清的国力就真的完了。
十年都填不平的百万亏空,老四又怎么可能在数月之内追缴清楚呢?
康熙觉得自己被坑了。
可又是谁挖的这个坑呢?
现下,真的是进退两难了。
“曹寅还没有消息来?”康熙问。
曹寅这时候倒成了哑巴了。
曹寅称病,本有康熙默许的意思,但现在,就算是真的病得起不来了,也得给朕爬起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梁九功连忙把东西呈上去:“回万岁爷,曹大人有密折。”
康熙把盒子拿过来,拿了小钥匙打开,里头果然是曹寅进上的密折。
这折子写的还挺长的,洋洋洒洒几万字,可见是斟词酌句写了不少时候的,难怪这时候才送上来。
前头是曹寅的请罪,写的曹寅仿若席蒿待罪的痛哭流涕,康熙看了一会儿,懒得继续看下去,就翻到后面去看。
后头果然就写了正事。
但这个正事,看的康熙是怒火攻心,需要时不时停下来缓一缓才能继续看。
“太子居然私底下拉拢曹寅,还许诺给他银子填补亏空?”
康熙怒道,“老八也曾让人接触曹寅,也是一样的心思?”
曹寅不亏是康熙的心腹。
这么多年了,曹寅还是了解自己这位少年起就做了他主子的人的。
皇上是宽仁,但作为一个十四岁就直接设局擒拿鳌拜的少年英主,皇上骨子里的血性是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褪色的。
相反的,皇上只是太看重自己的功业。
在收复台丨湾之后,皇上想成为千古明君,想得到江南士人的认可,想要天下各个阶层的民心,因此才以仁厚慈爱著称,给自己打造了这样的人设。
但实际上,皇上从未放下过少年的骄傲与爱新觉罗家族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刻骨血性。
私账既已暴露,曹寅就不能再隐瞒太子与八贝勒和自己接触过的事情。
如果等将来自己被清算查出来,那家里的一切都保不住了。
他做了皇上一世的奴才,总得保住子孙的性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