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颜是真不惯着德妃的。
玉颜抬眸,直直望着德妃的眼睛:“幼儿年幼,没有能力照顾自己,需要母亲的呵护与贴身的保护。生下来的血脉,幼儿自然懂得,也不仅仅是动物有稚鸟情结的。”
“娘娘,您生下我们贝勒爷是第一次做母亲,可人人生来都是先做孩子,再为人父母。娘娘希望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父亲母亲?自己做父母的时候,怎么就忘了呢?”
史书记载,那都是冰冷的文字,不能代表什么。
玉颜只相信自己亲眼看见的,自己亲耳听见的。
德妃说自己一片慈母之心,只是身不由己,那她和胤禛都回来月余了,怎么德妃问都没问过一声呢?
胤禛在苏州追缴亏空的不顺利,朝中倾轧排挤,玉颜不相信德妃不知道,就算她为后妃不能妄议朝政,那作为母亲问一句儿子在外好不好,这也说不出口吗?
她就是替胤禛不值。
因为德妃,他在史书之上,在士族口中,在朝野上下,在后世演绎中,不知道承受了多少的非议和误解。
他明明做了那么多的实事,明明为民生谋福祉,可偏偏还有许多人说他逼死母亲。
简直是胡说八道。
玉颜心疼地想,这还不知道是谁逼谁呢!
贴心的枕边人真的会心动的
德妃没想到乌喇那拉氏居然这么跟她说话。
她神情有些恍惚,不由得想起十年前的事情来。
那会儿老四要娶嫡福晋大婚,孝懿皇后已经不在了,小佟佳氏还不是贵妃,皇上要与人商量,自然是跟她这个亲额娘商议的。
但在嫡福晋的人选上,德妃也不能有太大的主张,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话语权,还是皇上做主的。
只不过是在皇上提及的时候,德妃能说上几句话。
皇上给老四定下乌喇那拉氏的格格为嫡福晋,德妃其实是挺满意的。
乌喇那拉的出身很高,内大臣之女,比起直郡王诚郡王的福晋出身,也不差什么。
那会儿德妃还一心一意的想要同老四修好,所以对于胤禛娶嫡福晋的事宜是十分上心的。
可等到老十四娶嫡福晋的时候,德妃的心态就发生变化了。
皇上给老十四挑的嫡福晋完颜氏是侍郎之女,出身没有那么低,但显然是比不上老四福晋的。
德妃心里就有点不大高兴。
老十四是她亲自抚养长大的,虽说五岁启蒙六岁就去书房读书了,过了个两三年就住到阿哥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