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苏杭江南四省的亏空没有追缴清楚,还有几百万两银子的亏空,这赈灾款填进去也是不够的,可怎么就不能这么怀疑呢?
于是就闹起来了,一定要给一个说法。
苏杭一带,江南四省之中,胤禛只将两淮盐政亏空追缴清楚了,其余亏空尚未完结。
追缴盐政亏空时,胤禛铁面无私,其中所涉及官员一概都送审按律定罪,倒是有了些空缺出来。
胤禛回京正要过年,这些空缺还未补上。是等年节之后才会开缺送人上去,还要朝廷定好了章程选定了人,才会走马上任的。
选人之事不是胤禛的差事,但这追缴亏空的事胤禛用了大心思,总不能前脚换下个贪官,后脚又送上去个不顶事的吧。
而且这两淮盐政的官缺可是个肥差,不知道多少人盯着的,各方人马肯定都想把自己的人送上去,博弈之下,还真不见得能送合适的人上去。
胤禛不想让自己的心血白费,更何况将来他要是登基做了皇帝,这些人都是要用的。
送个吸血的上去,回头他还得换一遍,岂不是劳民伤财?
因此回京后,胤禛不光自己让人盯着,还暗地里嘱咐了胤祥,胤祥如今的差事办得好,能接触到一些,有胤祥一同盯着,什么人想做手脚就能提前知道,胤禛将那些人的图谋粉碎了,就能确保换上去的人是胤禛看中的。
追缴亏空按律定罪的动静都被江南四省的官员看在眼里,人人都知道,若是四贝勒还来江南追缴亏空,那一定是按照他自己的行事风格来的。
那江南四省要撸下来的人可不少,牵连一大片。
这些人动荡起来,曹寅和李煦是管不住的,越发的动作频繁,想要将民乱压下去,结果越闹越狠。
百姓的民意,是要四贝勒再来江南。
江南四省的官员肯定是不愿意的。
太子这话一定性,这些百姓就都得死,而胤禛牵连其中,不但不能继续追缴亏空,恐怕还得避嫌,否则这事就要牵连上他了。
太子刚出来,和那些有过瓜葛的官员还没有联系上。
那些人病急乱投医,送银子送到京城来,请了不少人说项,有人不敢收银子更不敢为他们说话,有人暗地里收了银子,但也斟酌着不敢开口。
倒是太子一个人开口了。太子也不知道这些事,他就是纯纯不想让胤禛好过。
康熙心里很清楚,苏杭民乱就只是民乱,跟别的都没关系。
说白了,就是官府太过分,在百姓之中没有信誉了,官逼民反,才有了这么个结果。
说实话,康熙心里还是很恼火的。
亏空几百万两,可见江南官场从根上烂成了什么样子。
这亏空人人都有参与,还添上了曹寅。现在江南四省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人都没有。
太子这话,就是要腥风血雨,不要江山太平了。
康熙淡淡看了太子一眼:“你一直禁足不出来,不清楚苏杭民乱的情形。不必攀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