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心下大叹,四哥是大公无私,四哥也是真厉害,这番话就将他说服了。
这大清未来的皇帝,还有谁能做呢?除了四哥,也没别人了吧。
胤禟咬牙:“好!我跟着四哥干了!”
他也是有志气有抱负的,以前的路不好,以后的路也不好走,但怎么就是这么踌躇满志的想跟着四哥大干一场呢?
一意孤行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豪情万丈地说干了。
但也不能说就真的忽略了眼前的困难。
胤禟心里比谁都清楚,追缴亏空,说白了就是和江南官场对着干,四哥是公心为百姓,四哥一来,这苏州的民乱就平了。
百姓们都等着看,江南官场究竟如何震荡,朝廷是不是真的能为他们做主。
都说江南富庶奢靡,但这富庶奢靡不是平民百姓,是那些商户,而且是大商户。
若非生民生乱动静闹得太大,想来皇上也不会如此狠下决心。
胤禟不傻,他跟着胤禩的时候就知道了,皇上要收复江南士心,胤禩想要江南的人望,太子身上所获得的江南人望,其实都是士绅阶层的。
普通百姓那里,并不是那么大的占比。或者说,他们都是跟着朝廷跟着官府在走。
胤禛要是真的将这件事干成了,那就得罪了江南官场和整个士绅阶层,但是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民心。
可如此一来,之后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扑和打击。
百姓之中的名声会好,但之后士绅阶层的攻讦,也会更加的剧烈,如此,可就失却了士绅阶层的支持了。
在这一点上,胤禛和康熙的出发点其实是不太一样的。胤禟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点。
但胤禟怎么就觉得,在洞悉了四哥知道了四哥的真心话之后,他心里反而很高兴很愿意跟着四哥干呢?
可能是见过了太多皇上那样的心思,反而觉得四哥这样的心思很珍贵。
先前皇上总说胤禵对胤禩是江湖义气太重,胤禟觉得自己好像也是这样的。只是没开窍之前,这义气给了老十四和老八。
现在这义气给了四哥,那还是挺不错的。
能为百姓做点事,或者说,能为大清做一点事情,不是之前那样浑浑噩噩的争斗,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好像也很好。
“皇上让四哥来江南追缴亏空,其中一项是两淮盐政的亏空,另一项是江南四省的府库亏空,这其中联系甚多,若是一并办理也不是不可以,”
胤禟道,“曹寅的账目想必四哥是看过的,别的都好说,唯有历年因皇上南巡所起的亏空,四哥准备如何办呢?”
康熙南巡,说是绝不动地方一分一毫,一切所用均出自内帑库银。
这话是好话,但是真正执行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除了皇上调拨的,还有谁敢跟皇上的私库要银子呢?
皇上南巡,一概由曹寅安排接待事务,曹寅是康熙的包衣奴才,更不可能问主子要银子。
所以那句话就没有真正的落地。若是糊弄过去也就罢了。
如果所有的亏空都要追缴填平的话,那这些银子又该怎么算呢?难道还要找皇上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