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吾意昭昭 > 130140(第12页)

130140(第12页)

说来说去,仍绕不过这个字,李辞盈懒与他诡辩,“哦”声道,“岂是妾觉了银子俗,分明世子觉了我俗才是。”她嗔他一眼,“人家爱财是俗,您贪色莫非就不俗了?”

世间美色岂止万千,单作此一项,自是不足以让他动情的,说在幽云林中初见难忘并不尽全,然宿命回响,萧应问亦难觉出他究竟是哪一刻甘作了臣服,总之,既折了这一株芙蓉在手,从此共守千万夜,无厌无极。

他垂眸笑了声,“俗世如何,你我身在其中,可有百年之期慢慢儿体会。好了,这回既收得了,只当来是压祟钱就好。”

压祟钱?按着他俩个的来往,还用得着给这个么,李辞盈可觉此人在占便宜,嘀咕着,“……若算作压祟钱,那来年也该如数给人家才是。”

三万两现银子岂是小数目?虽侯府珠宝万斛,然萧应问如今之职每月不过十八贯钱,加之职田、俸料与承爵种种,可怕填不满这貔貅夸下的沟壑,他瞥她一眼,“昭昭掌事辛苦,月俸年禄某当是双手呈上,只不过若要岁岁给得出三万之数,咱们一家子齐往菜市问斩的日子也可作翘首盼了。”

开玩笑罢了,何必说这不吉利的话,李辞盈连着“呸”了好几声,想发怒来,可一瞧了手中的东西又实在觉得欢喜,忍了又忍,一张脸儿也憋得绯红。

萧应问果然肯留情不揭她的底,忍笑等人将帖儿收规整了,复震袖负手领了她往灯廊里走。

待走了有一会儿,李辞盈也忽然想明白了——既他们的婚事由了户部筹办,那么萧应问承了今日灯轮所费算作礼尚往来,也亏此人步步谨慎,才教她少费心思周旋在长安城各种势力之间。

另外,放流言以她的名头举此盛景也算美事一件,不少文人骚客作起诗文,也将裴家二十一娘子的名儿流传下去。

想到这儿果然称心如意了,李辞盈再不心疼此间花费,当能无所顾忌赏景游玩。

廊下观灯,满幕星斗若沸,浩浩然,灿灿然,似伸手可及般让人觉来不可思议,光影聚往那双翦水秋瞳,其彩亮堪比流瓦桂华。

李辞盈专心看灯,萧应问便专心看她,世间乐事如此,快意得来岂非轻易。

当然,有人快意,便有人失意,待李辞盈意犹未尽走到对边的岸畔,倏然便见到了枯柳阴之下萧条一张孤影——带了湿气的雾扑了裴听寒满身,早将少年郎怏怏的眼尾浸透了,萦绕在侧的潮湿心绪一眼可明,他耷着眉,幽幽的黑眸极慢地扫过来。

萧应问一顿足,戾气横生,原来此人所谓永不复见,便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李辞盈也不明白裴听寒怎会站在这儿吹冷风,然事儿难有巧合,只怕又是巴巴儿跟来的?

实则有前世之恩德,她没法子过于厌恶裴听寒。李辞盈料想着,漫漫光阴去,大丈夫又岂能放不下从前?裴听寒这般有本事,往后做来亲如一家的好弟兄不好么?

只不过他此刻演来痴缠,她略觉些闷烦罢了。

她微不可见一皱眉,那树下影就似被雷电劈中似的颤住了,一点点嫌恶嗅到鼻下,便牵出他心口满载的酸楚一同激荡,裴听寒收肩微震,忍了泪意,立即疾步离开此间。

*

青梧阁虽收拾齐整了,然裴听寒并未往里边去住,全全为着一到了大都督跟前,所有烦心事儿都聚在了耳中,看着那两人日渐要好不说,裴启真甚至让他帮着府上看顾萧、裴两家昏礼事。

裴听寒何能做到这个,假借与李少府仍有要事交待,埋着脑袋要回落英巷子。

裴启真晓得急不得,也是裴听寒如今接下京畿副指挥使的担子,的确得将陇西的事儿都交接清楚,挥手仍让他去了。

为着大朝会来使甚多,长安各个驿馆都住得满当,自肃州护使团而来的众人都住在这儿,元宵夜趁兴在院中吃酒取乐,正热闹呢,那院门忽“砰”一声巨响,原是他们使君回来了,裴听寒黑着张面疾步穿行,风一*般地掠了诸人,奔到主屋去了。

使君不悦,谁敢造次?面面相觑一番,参事卸了杯盏,再问李少府,“使君不正看灯么,究竟出了什么事儿?”

能让使君失态的也不过就是李三娘了,李少府叹语,“别提了。”

这一句下来,大家便懂得了——使君任职郡守时,肃州营中的确有个“不能提”,待李三娘离了陇西,这个“不能提”便愈加不能提了,参事也叹,“使君毕竟是年少,让某看来,美人何处不有?前日就该听我的,早早领了平康坊的江娘子回来,也好让使君见识见识——”

“胡说八道!”李少府立止了他的醉话,“使君做事岂容你我置喙,且他如今新晋,往后也得留在长安城,多少双眼睛盯着的,哪里能与咱们一般胡混?!”

魏律对官员狎伎条条封严,将伎子带离教坊外宿更是大忌讳,参事得李少府一阵呵斥醒却一半酒意,然想起使君这些时日的寥落,仍愤愤不平说了一句,“从前石将军便是说过,李三娘红颜祸水、朝三暮四,早晚要害死咱们使君。你瞧他俩个从前要好,那永宁侯世子能忍一时,岂能——”

“好了!”李少府厉声道,“口无遮拦,你当这儿是什么地方,若再要说,今日就回陇西去。”

参事悻悻住了嘴,饮罢一壶再往那黑漆漆的主屋看了眼,只叹可惜陆副尉没能同来,否则该有人往里边看顾了使君才好。

陆暇没有同来,倒不是为了别的,上回拿了赏银回家,便见得阿耶染了风邪,照顾几日耽搁了送战马的差事,后又收了李辞盈的信——里边嘱咐着送了些银子到青溪先生那儿,道是谢沈青溪照顾二子,又说会试将近,让他留了权作盘缠云云。

沈青溪去岁八月中解元,今次正是要往长安会试的,恰陆娘子听闻李辞盈十八日大婚,闹着要顽耍,陆暇无奈,三人便与一商队结伴,同往长安来了。

可惜路途遥远,气候又不佳,商队困在秦州数日,怕赶不上十八喜日了。

正月十八,大晴。

长安城谁人晓不得今儿是个什么日子?历时数月的六礼走过了,萧、裴两家总算在此刻缔结姻亲。

再没有比成亲更忙碌的事儿了,李辞盈天儿没亮便被女官自榻上薅下来绞面、聆“祝词”。

好是这事并非头回,也不必听女官多啰嗦了,垂目镜前李辞盈仍抽空打了瞌睡,女官讲了一段没得回应,无奈将那小册塞到她手中,又躬身取了木盒儿打开,叹声道,“乡君到此刻来何必羞怯,到临了了吃了苦头,才教后悔莫及。”

“您睁眼瞧瞧介个。”

哪个?李辞盈半醒抬目一望,盯住了妆案上搁来一只精巧的音盒——宫廷之物,果然不同凡响,那音盒不是别的,竟是将那难以言说的事直白刻作两只小人儿,女官摇转了橹木,那盘上的小儿也跟着颠上落下,“咿咿呀呀”好不热闹。

天爷了——李辞盈瞠目,虽说她并不觉男女之事有何扭捏,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端看了这些个也难免羞赧,她忙扭了头去,连连摆手,真是恨自己竟长了双眼睛。

“唉——”女官长叹,摇头又将音盒收了回去。

长安城早盛传裴家二十一娘如何风华绝代,女官们美人见得多了,本是不觉什么,直至穿著完毕的此刻,才教赋月阁静可闻针。

她之灼灼,既在于皮,亦入骨中。

君不见镜中云鬓新梳,美人之姣若柳映碧塘,颦笑间明眸秋水盈天,一眼望去,当赞秀色如花满春园,艳态娇波,载不尽的风流意。

人人吃惊,李辞盈可不觉什么,今日所著乃宫廷制来一件深青钗钿礼衣,虽略逾了乡君的品级,然萧应问身份高贵,她再多簪几只金翠花钿也不怕破了规矩。

揽镜随意照看了一会儿,外面锣鼓渐渐近了,和风喜气洋洋地推门入屋,扬声说道,“吉时已到,新婿承上命、持雁以迎!”

她复近了几步,与李辞盈笑说,“禀乡君,世子此刻正于前厅下婿呢!”

李辞盈眉心微跳,前世成亲略仓促些,她又没有弟兄,险是忘了还有这一遭。

不过以萧应问的功力与身份,大抵也吃不了什么亏,她“唔”声应了,又问,“厅中都有谁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