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丛缺失的所有经历都由得陆放补给了他。
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全都因他重新存在。
而还未到的中年、暮年,甚至下一世,也都将拥有这个人陪伴。
叶知丛不再害怕分开,也不再担忧离别。
陆放不仅给足了他底气,还给足了绝对的安全感,让他得以在奔赴艺术的道路上,心无旁骛地翱翔。
他是曼彻斯特最优秀的毕业生。
他是佛罗伦萨最耀眼的求学者。
他是意大利、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画家。
Nefelibata的名号终将响彻全球,他的每一幅作品里都有光。
《光的形状》系列是他向油画界开的第一枪。
此后,叶知丛一战成名。
他再也不是那个只在小众市场中流通的宝藏画家。
他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被全世界的人看到。
或许千百年后,又会因独特的历史价值,留名美术史,比肩代表作。
——他又一次给袁博发去了照片。
【我有大钻戒。】
【你有吗?】
【微笑脸。JPG】
收到信息的袁博沉默片刻。
他那位人机同学现在话怎么这么多?
-
叶知丛又一次来到了这里,他找到心动的地方。
他徒步走过蓝冰洞,在新西兰追到了粉色的极光。
他去南极观察企鹅,在索科特拉岛这宛如外星球的地方看龙血树。
他用透明的试管瓶装起一捧空气、装进一粒沙、装下一滴水。
然后——
再摘下一朵鸢尾花。
带回去,裱起来,送给陆放。
他送给他雷克雅未克的空气、捷克布拉格的砂砾、爱尔兰的精灵之水。
他还说他听到了一个故事,藏了很久,谁都没说,就这么好好儿的揣进心里,回来讲给陆放听——
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
遇到谈情说爱的时候,回家就要仔细酿造当时的气氛,先用情诗情词裁冰,把它切成细细的碎片,加上一点酒来煮,那么,煮出来的话便能使人微醉。
倘若情浓,则可以不用炉火,要用烛火再加一杯咖啡,才不会醉得太厉害,还能维持一丝清醒。
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溶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叶知丛拿红酒肉桂煮香橙,陆放细细研磨了一杯咖啡还没冲。
红酒与咖啡的香气浓郁扑鼻,可他们都还没喝呢。
说情话的人却好似先醉了。
而听情话的人看似清明,实则早已醉得一塌糊涂。
有人裁冰煮酒,有人围炉煮茶。
他们都将隐秘心事诉说殆尽,将隐晦爱意细细讲与人听。
陆放办公桌后方的博古架上,摆放着好多个木质试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