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快穿:宿主不会内耗,只会发疯 > 第141章(第2页)

第141章(第2页)

当然了,如果有事情的解决办法,可以附在奏折的下面,这个字数不限。

都听明白了么?”

大臣们:“臣等遵旨。”

叶陌:“如果谁在阳奉阴违,按原来的方式,在奏折上写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累到朕的身体,我会以为你们是盼着朕早早驾崩呢,后果应该是你们是不想知道的。”

大臣们:“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果然,之后交上来的奏折好多了,叶陌的工作量减轻了不少。

再说说叶陌的暗卫这边,他们按照叶陌的交代,把唐诗三百首悄悄放在了那些,欣赏月明公子的文人和大儒的房间里,剩下的诗集,暗卫乔装打扮以后,就在街上叫卖了起来。

当大家看到诗集的时候,和叶陌想的一样,都是大吃一惊!

月明公子做的那些诗集,都收集在了这本诗集里,只是作者不是月明公子。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当时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上是为了将王维排挤出朝廷。王维单车问边塞,虽有孤寂之感,但更多的是凌云之气。

此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沿途所见之景。

再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翰。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

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

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

当大家一页页翻过这些诗集以后,看到那些写作背景以后,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月明公子这是盗取了别人的诗作,真是不要脸!

这个皇帝我来做(7)

不过这些诗人是谁?能写出这种千古绝句的人物,他们怎么没听说过?唐朝又是什么朝代?凉州是哪里?河西节度使又是什么官职?大家都没有听说过?……

暗卫就给大家解释了:在大海的另一面还有一些国家,唐朝就是他们那片大陆上,古时的一个朝代。

大家也就明白了,怪不得他们没听说过凉州和河西节度使,原来不是在自己生活的这片大陆上啊。

大家更加鄙视月明公子了,这是仗着他们没听说过,偷盗了别人的佳作,故意糊弄他们呢?

这简直就是文人之中的败类!

这时也有人说: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月明公子,看着也就十几岁的年纪,哪里像是去过边塞的人?

可是我的质疑被周围人的夸奖声淹没了,我看到推崇月明公子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就不敢再发出质疑了?

有一个人发声,接着又有几个人也开始发声!

月明公子不光是那些男子在推崇,那些世家小姐也在追捧,出来了几道异样的声音,也被人忽略了过去。

发声者也怕被月明公子的追捧者声讨,就不敢再发出质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