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诗词一万首 > 第376章 谢庄与江夏王义恭笺(第1页)

第376章 谢庄与江夏王义恭笺(第1页)

与江夏王义恭笺

谢庄

下官凡人,非有达概异识,俗外之志,实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来无意于人间,岂当有心于崇达邪。顷年乘事回薄,遂果饕非次,既足贻诮明时,又亦取愧朋友。前以圣道初开,未遑引退,及此诸夏事宁,方陈微请。款志未伸,仍荷今授,被恩之始,具披寸心,非惟在己知尤,实惧尘秽彝序。

禀生多病,天下所悉,两胁癖疾,殆与生俱,一月动,不减两三,每至一恶,痛来逼心,气余如綖。利患数年,遂成痼疾,吸吸惙惙,常如行尸。恒居死病,而不复道者,岂是疾痊,直以荷恩深重,思答殊施,牵课尫瘵,以综所忝。眼患五月来便不复得夜坐,恒闭帷避风日,昼夜愍懵,为此不复得朝谒诸王,庆吊亲旧,唯被敕见,不容停耳。此段不堪见宾,已数十日,持此苦生,而使铨综九流,应对无方之诉,实由圣慈罔已,然当之信自苦剧。若才堪事任,而体气休健,承宠异之遇,处自效之途,岂苟欲思闲辞事邪!家素贫敝,宅舍未立,儿息不免粗粝,而安之若命,宁复是能忘微禄,正以复有切于此处,故无复他愿耳。今之所希,唯在小闲。下官微命,于天下至轻,在己不能不重。屡经披请,未蒙哀恕,良由诚浅辞讷,不足上感。

家世无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二,亡祖四十七,下官新岁便三十五,加以疾患如此,当复几时见圣世,就其中煎憹若此,实在可矜。前时曾启愿三吴,敕旨云“都不须复议外出”。莫非过恩,然亦是下官生运,不应见一闲逸。今不敢复言此,当付之来生耳。但得保余年,无复物务,少得养疴,此便是志愿永毕。在衡门下有所怀,动止必闻,亦无假居职,患于不能裨补万一耳。入年便当更申前请,以死自固。公恩盼弘深,粗照诚恳,愿侍坐言次,赐垂拯助,则苦诚至心,庶获哀允。

……

赏析:

《与江夏王义恭笺》是谢庄写给江夏王刘义恭的书信,字里行间满溢着他的真实境遇、恳切心迹与深沉情感,具有独特艺术魅力与思想价值。

一、情感表达

自谦与愧疚:开篇谢庄自陈“下官凡人,非有达概异识”,以极度的自谦之态表明自己并非非凡之人。谈及任职,称“遂果饕非次”,直言自己得官出本分,既觉有愧于圣明时代,又对朋友心怀愧疚。这种坦诚的愧疚之情,展现出他对自身职位的清醒认知,以及对道德规范的尊重。

因病求退的无奈与痛苦:谢庄详细诉说了自己的病情,“两胁癖疾,殆与生俱”,每月多次作,“痛来逼心,气余如綖”,生动描绘出病痛的折磨之重。眼疾使他“不复得夜坐,恒闭帷避风日”,生活与工作皆受极大影响。在此种痛苦境遇下,他仍“牵课尫瘵,以综所忝”,即便身体极度不适,仍勉强支撑履职,而如今实在不堪重负,渴望退职调养,其无奈与痛苦之情跃然纸上。

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谢庄表达出对平静生活的强烈渴望,“唯在小闲”“保余年,无复物务,少得养疴”,简单数语,勾勒出他希望摆脱繁杂事务,安心养病度过余生的心愿。同时,对家族短寿的忧虑,如“家世无年”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他对当下生活状态改变的迫切需求,让这份期许饱含着对生命的珍惜与无奈。

二、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真切:文章语言平实,不事雕琢。在描述病情时,“吸吸惙惙,常如行尸”“昼夜愍懵”等词句,以直白的表述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困顿。在讲述家庭状况时,“家素贫敝,宅舍未立,儿息不免粗粝”,质朴地展现出生活的艰辛,毫无虚饰,使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极易引读者同情。

条理清晰有序:书信从表明自身心迹,到详述病情、诉说家境,再到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每一部分内容紧密关联,先说明无心仕进却意外任职的愧疚,为后文因病求退做铺垫;接着具体阐述疾病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强调求退的合理性;最后提及家庭状况与对未来的期望,使请求辞官的理由更加充分,结构严谨完整。

情感层层递进:情感表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加深。从最初的自谦愧疚,到中间因病痛折磨产生的无奈痛苦,再到对未来平静生活渴望中夹杂的忧虑,情感的强度不断攀升。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抒,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谢庄内心的复杂情绪,增强了书信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

解析:

下官凡人,非有达概异识,俗外之志,实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来无意于人间,岂当有心于崇达邪

-解析:谢庄以“下官”这一谦卑的自称开篇,表明自己只是平凡之人,没有凡的气概、与众不同的见识,也没有脱世俗的志向。“羸疾”指身体瘦弱多病,他因常常担忧自己会突然离世,所以自幼就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等事务没有兴趣,更不可能有追求显贵达的心思。此句为后文表达自己无心仕途、渴望退隐之意埋下伏笔,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身体状况对其人生态度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顷年乘事回薄,遂果饕非次,既足贻诮明时,又亦取愧朋友

-解析:“顷年”指近年来,“乘事回薄”表示遭遇时运不佳。“饕非次”意思是得到了出自己应得的职位,谢庄认为自己近年来意外获得了不该有的官职。他觉得这样的情况在圣明的时代足以让人嘲笑,也会让朋友为自己感到羞愧。这里体现出谢庄对自身官职的清醒认识,他不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一职位,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反映出他对自身品德和声誉的重视。

前以圣道初开,未遑引退,及此诸夏事宁,方陈微请

-解析:“圣道初开”指新朝刚刚建立,政治局面初定,百废待兴。此时谢庄因忙于应对新朝事务,没有闲暇时间提出引退的请求。“诸夏事宁”表明国家局势逐渐稳定下来,这时他才向朝廷表达了自己想要辞官的微小请求。此句清晰地说明了他未能及时辞官的原因,以及在局势稳定后才提出请求的缘由,体现出他对朝廷局势的考量以及自身的谨慎态度。

款志未伸,仍荷今授,被恩之始,具披寸心,非惟在己知尤,实惧尘秽彝序

-解析:“款志未伸”指他辞官的恳切心意未能得到回应。“仍荷今授”表示仍然接受了现在的官职任命。在接受这份恩遇之初,他就向朝廷详尽地倾诉了自己的内心想法。他不仅自己深知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更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足会玷污朝廷正常的秩序。此句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矛盾与不安,一方面感恩朝廷的任命,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能力与职位不匹配感到担忧,凸显出他对朝廷秩序和自身职责的敬畏之心。

禀生多病,天下所悉,两胁癖疾,殆与生俱,一月动,不减两三,每至一恶,痛来逼心,气余如綖

-解析:谢庄称自己生来就体弱多病,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两胁癖疾,殆与生俱”说明两胁的疾病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每个月这种疾病作不少于两三次,每次病情严重时,疼痛难忍,几乎逼近心脏,呼吸微弱得如同丝线一般。此句通过详细描述疾病的作频率、痛苦程度和对身体机能的严重影响,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他所遭受的病痛折磨,为其请求辞官养病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

利患数年,遂成痼疾,吸吸惙惙,常如行尸

-解析:“利患”可能指其他疾病(结合上下文推测,此处“利”字或为错讹,有学者认为应为“痢”,指痢疾之类疾病),多年来遭受多种疾病的困扰,已经展成难以治愈的痼疾。“吸吸惙惙”形容呼吸急促、微弱的样子,他感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无生气。这几句进一步强调了疾病对他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突出了病情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加深了读者对他艰难处境的同情。

恒居死病,而不复道者,岂是疾痊,直以荷恩深重,思答殊施,牵课尫瘵,以综所忝

-解析:他长期处于疾病缠身、如同濒临死亡的状态,却一直没有提及辞职,并非疾病有所好转,而是因为承受了朝廷深厚的恩情,想要报答这份特殊的礼遇。所以即便身体极度虚弱(“尫瘵”形容极度瘦弱、疾病缠身),仍勉强支撑,负责处理自己所担任的职务。此句深刻体现了谢庄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尽管身体不堪重负,但出于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仍坚守岗位,进一步说明他求退并非出于懈怠,而是实在难以支撑。

眼患五月来便不复得夜坐,恒闭帷避风日,昼夜愍懵,为此不复得朝谒诸王,庆吊亲旧,唯被敕见,不容停耳

-解析:从五月开始,他又患上眼疾,以至于不能在夜间久坐。为了缓解眼疾,他常常要拉上帷幕,躲避风和阳光。由于眼疾的影响,他整天昏昏沉沉(“愍懵”形容迷糊、昏乱的状态),因此无法去朝见诸王,也不能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庆或吊唁活动。只有在皇帝下令召见时,才不得不前往。此句详细描述了眼疾对他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严重限制,进一步说明疾病给他带来的诸多不便,使他请求退职养病的理由更加充分。

此段不堪见宾,已数十日,持此苦生,而使铨综九流,应对无方之诉,实由圣慈罔已,然当之信自苦剧

-解析:近期他已经数十天无法接见宾客,在如此痛苦的生活状态下,却还要负责选拔人才(“铨综九流”),应对各种纷繁复杂、毫无头绪的事务(“无方之诉”)。他深知这是因为皇帝的恩慈没有限度,但自己承担这些职责实在是痛苦万分。此句将他身体的痛苦与繁重的工作职责相对比,突出了他处境的艰难,再次表明他请求辞官是因为实在难以承受当前的工作压力。

o若才堪事任,而体气休健,承宠异之遇,处自效之途,岂苟欲思闲辞事邪

-解析:谢庄假设,如果自己才能足以胜任事务,并且身体强健,能够承受皇帝特殊的恩宠,处于能够为朝廷效力的状态,那肯定不会随意地想要贪图清闲而辞去官职。此句从反面强调了他请求辞官并非是想偷懒,而是由于身体原因实在无法继续履职,进一步表明他求退的无奈与诚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家素贫敝,宅舍未立,儿息不免粗粝,而安之若命,宁复是能忘微禄,正以复有切于此处,故无复他愿耳

-解析:谢庄表明自己家中向来贫困,连居住的宅舍都还没有置办。子女也只能吃粗劣的食物,但他对此安之若素。他并非能够忘却那微薄的俸禄,只是因为家中确实急需这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所以除了希望能保住这微薄俸禄以解决家庭困境外,没有其他过多的愿望。此句展现了他家庭的贫困状况,以及为了家庭不得不依赖这份俸禄的无奈,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处境,也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今之所希,唯在小闲。下官微命,于天下至轻,在己不能不重。屡经披请,未蒙哀恕,良由诚浅辞讷,不足上感

-解析:现在他所希望的,仅仅是能有一点清闲的时间。他认为自己这微小的生命,在天下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自己而言却至关重要。多次向朝廷陈述请求辞官,却没有得到怜悯和允许,实在是因为自己的诚意不够,言辞笨拙,不足以感动皇上。此句再次强调了他的请求和无奈,将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与未被批准辞官的现实相对比,突出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获得理解的遗憾。

家世无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二,亡祖四十七,下官新岁便三十五,加以疾患如此,当复几时见圣世,就其中煎憹若此,实在可矜

-解析:谢庄提及自己家族的寿命都不长,高祖四十岁去世,曾祖三十二岁去世,祖父四十七岁去世,而自己新年就三十五岁了,再加上身患如此严重的疾病,不知道还能在这圣明的时代存活多久。想到这些,内心焦虑痛苦不堪,实在值得怜悯。此句通过讲述家族短寿的情况,结合自身年龄和病情,进一步渲染了他对生命短暂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增强了请求辞官养病的情感力度,让人为之动容。

前时曾启愿三吴,敕旨云“都不须复议外出”。莫非过恩,然亦是下官生运,不应见一闲逸

-解析:之前他曾向朝廷请求到三吴地区任职,皇帝下旨说“都不须复议外出”,即不同意他的请求。他认为这或许是皇帝对他的格外恩宠,不想让他离开京城,但同时也感慨这似乎是自己的命运,总是不能得到一点清闲安逸的机会。此句通过讲述之前请求未被批准的经历,表达出他对命运的无奈,进一步突出了他渴望摆脱繁忙事务、获得清闲的愿望。

今不敢复言此,当付之来生耳。但得保余年,无复物务,少得养疴,此便是志愿永毕

-解析:现在他不敢再提去三吴任职这件事了,觉得只能寄希望于来生。只求能够保住余下的生命时光,不再有繁杂的事务缠身,稍微能够调养疾病,这样他的心愿就算彻底达成了。此句表达出他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以及对平静养病生活的极度渴望,言辞间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力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