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诗词一万首 > 第496章 沈约八咏诗会圃临春风(第2页)

第496章 沈约八咏诗会圃临春风(第2页)

……

解析: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

-解析:开篇“临春风”直入主题,点明诗人正置身于春风之中,让读者迅进入春日情境。“春风起春树”描绘出春风轻拂,唤醒了沉睡的春树,赋予春天生机与活力。“起”字用得巧妙,将春风对春树的作用动态化,仿佛春风是有生命的力量,推动着春天的到来,为全诗奠定了生机盎然的基调。

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

-解析:此句运用精妙的比喻,把春日里飘荡的游丝比作温暖的网,形象地展现出游丝轻柔、细密且交织的形态,给人一种朦胧、柔和之感;将落花比作纷飞的雾霭,生动描绘出落花纷纷扬扬、如烟似雾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迷离、梦幻的氛围,细腻地呈现出春天独特的柔美与诗意。

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

-解析:这两句赋予春风人的行踪,它“先泛”天渊池,“泛”字生动地表现出春风如同轻柔的涟漪,在池面上缓缓拂过,使池水泛起微微波澜;“还过细柳枝”则描绘春风继而轻柔地掠过细柳,仿佛是在与细柳亲昵互动。通过描写春风的移动轨迹,展现出春风所到之处,万物都在它的轻抚下焕生机,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动态美与活力。

蝶逢飞摇飏,燕值羽参池

-解析:诗人抓住蝴蝶和燕子在春风中的姿态进行刻画。“蝶逢飞摇飏”,描绘蝴蝶遇到春风,便轻盈地飞舞起来,“摇飏”一词精准地表现出蝴蝶飞舞时的灵动、飘逸,翅膀扇动间姿态万千;“燕值羽参池”,“参池”形象地描绘出燕子迎着春风飞翔时,羽翼参差不齐地扇动,生动地展现出燕子在春风中活泼的飞行姿态,进一步渲染出春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

扬桂旆,动芝盖

-解析:“桂旆”指用桂木做的旗帜,“芝盖”是形如灵芝的车盖,这两句描绘出在春风吹拂下,桂木旗帜飘扬,芝盖状的车盖晃动的场景。通过对这些华丽物件的描写,一方面暗示了有身份地位的人出现,另一方面从侧面烘托出春风的吹拂之力,同时营造出一种华丽、热闹的氛围,为下文描写美人做铺垫。

开燕裾,吹赵带

-解析:“燕裾”形容如燕尾般的衣襟,“赵带”指赵地所产的衣带,以精美着称。春风吹开如燕尾的衣襟,吹动赵地的衣带,细致地描绘出春风中美人衣饰的动态,展现出美人身姿的婀娜与服饰的精美,从细节处体现出春天里人物的风姿绰约,也暗示了美人在春风中的活动。

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

-解析:进一步描写美人衣饰在春风中的状态。“赵带飞参差”,写赵地衣带在春风中参差不齐地飞扬,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美感;“燕裾合且离”,描绘燕尾般的衣襟随着美人的行动开合、飘动,生动地勾勒出美人在春风中行走时,衣袂飘飘的美妙姿态,细腻地刻画了美人的风姿,也从侧面表现出春风的轻柔与灵动。

回簪复转黛,顾步惜容仪

-解析:这两句刻画美人的动作与神态。“回簪”描绘美人回头整理头上的簪子,“转黛”则是转动眉眼,“顾步”指边行走边回顾,“惜容仪”体现出美人对自己容貌仪态的顾惜。通过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现出美人在春风中注重自己的形象,透露出她的爱美之心与优雅气质,同时也反映出她在美好的春光中对自身的关注与欣赏。

容仪已炤灼,春风复回薄

-解析:“容仪已炤灼”表明美人的容貌仪态光彩照人,经过前文对美人衣饰、动作的描写,至此美人的形象已鲜明地展现出来。“春风复回薄”,“回薄”意为回旋、吹拂,写春风再次轻柔地吹拂过来,仿佛也被美人的光彩所吸引,留恋不去,将春风拟人化,进一步烘托出美人的魅力,同时也使春风与美人相互映衬,展现出春天美好的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o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

-解析:此句描绘春天桃李花盛开的景象。“氛氲”形容桃李花盛开时香气浓郁、氤氲弥漫的样子,给人以嗅觉上的感受;“青跗含素萼”,“青跗”指青色的花托,“素萼”为白色的花萼,从视觉角度细腻地描绘出桃李花的形态,青色的花托托着白色的花萼,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桃李花的娇艳与生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繁花图。

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

-解析:写出了桃李花与春风的关系。春风既催开了桃李花,使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给春天带来绚烂色彩;然而,春风又无情地将花朵吹落,展现出生命的兴衰无常。这两句通过花开花落的对比,在美好的春光中融入了淡淡的哀愁,以花喻人,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变化与不可掌控,引读者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摇绿蒂,抗紫茎

-解析:继续描写春花在春风中的姿态。“摇绿蒂”描绘花朵的绿色花蒂在春风中轻轻摇动,“抗紫茎”则写出紫色的花茎挺立在风中。“摇”和“抗”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出花朵在春风吹拂下的动态与坚韧,绿色的花蒂与紫色的花茎相互映衬,进一步描绘出春花在春风中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在无常中的顽强。

舞春雪,杂流莺

-解析:“舞春雪”将飘落的花瓣比作春天里飞舞的雪花,形象地描绘出花瓣纷纷扬扬飘落的情景,如同雪花般轻盈、优美;“杂流莺”,写春花飘落时,又夹杂着黄莺婉转的啼鸣声。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花瓣如雪般飘落,黄莺啼鸣在耳,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美好却又短暂的感觉,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曲房开兮金铺响

-解析:“曲房”指幽深的内室,“金铺”是门上的装饰,多做成兽面或龙蛇等形状,用以衔环。春风吹开了幽深内室的房门,使得门上的金铺出声响。此句通过描写春风吹开房门这一细节,以动衬静,突出了闺房的幽静,同时也暗示了闺中有人,为下文闺中女子情思的引做铺垫。

金铺响兮妾思惊

-解析:房门金铺的声响惊醒了闺中女子的情思。“妾”为古代女子自称,此句以女子的视角,表现出她在幽闺中本就心思细腻敏感,春风带来的声响打破了寂静,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出下文她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自然地将诗歌的情感从对春日景象的描写过渡到闺中情思的抒。

梧台未阴,淇川始碧

-解析:“梧台”“淇川”点明地点,同时借这两个地方的景色变化来暗示时节的变迁。“梧台未阴”说明梧桐树尚未枝叶繁茂形成阴凉,“淇川始碧”描绘淇水刚刚开始呈现出碧绿的颜色,表明春天刚刚到来不久,万物正逐渐复苏。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既交代了时间背景,又烘托出闺中女子在这春日里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迎行雨于高唐,送归鸿于碣石

-解析:这里运用了典故。“迎行雨于高唐”出自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故事,“行雨”常用来暗示男女之情;“送归鸿于碣石”,“归鸿”常被用来寄托思念,“碣石”在古代诗词中也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关联。诗人借此典故,委婉地表达出闺中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经洞房,响纨素

-解析:春风穿过“洞房”(即闺房),吹动了白色的细绢,出声响。“经”字写出春风的流动,“响”字从听觉角度描绘出春风吹动纨素的声音,进一步渲染出闺房内的静谧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春风对闺中女子生活的触动,继续烘托出女子内心的情思。

感幽闺,思帏帟

-解析:春风触动了幽居深闺中的女子,使她思念起家中的帏幕。“感”字直接表明春风引了女子的情感,“思”字则明确点出她的思念之情。“幽闺”强调女子所处环境的幽深、孤寂,“帏帟”作为闺房内常见的陈设,承载着女子的生活记忆,进一步深化了她在这春日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o想芳园兮可以游

-解析:在春风的触动下,闺中女子想象着外面的芳园正是适合游玩的好时候。“想”字体现出女子的心理活动,表明这是她的想象之景。芳园在春天应是繁花似锦、充满生机,然而她却只能在闺中想象,无法亲身前往,更加深了她的孤独与期盼之情,期盼能与爱人一同游赏芳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