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诗词一万首 > 第502章 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第2页)

第502章 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第2页)

-解析:“路出若溪右”清晰地指出道路从若溪的右侧延伸出去,点明了山路与溪流的位置关系,为读者描绘出行走路线,同时也暗示这片区域山水相依的地理特点。“涧吐金华东”描绘山涧仿佛从金华山东侧喷涌而出,“吐”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涧以动态感和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山涧与金华山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山涧水流的充沛。此两句在介绍地理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勾勒出一幅山水交织、动静结合的画面。

万仞倒危石,百丈注悬潨

-解析:“万仞倒危石”,“万仞”极言山之高峻,形容极高的山峰上,有摇摇欲坠的危石,“倒”字增添了一种惊险、紧张的氛围,让人仿佛看到危石随时可能坠落,突出了山峰的险峻与山势的陡峭。“百丈注悬潨”,“百丈”表示瀑布高度,描绘出高达百丈的瀑布如注般从悬崖倾泻而下,“悬潨”指瀑布,形象地展现出瀑布奔腾而下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从山之险峻与瀑布之磅礴两个方面,进一步凸显出山东山水的壮美。

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

-解析:“掣曳写流电”将瀑布比作快移动的流电,“掣曳”形容瀑布如闪电般快、有力地移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飞流直下时那种迅猛、灵动的动态感,强调度之快。“奔飞似白虹”则把瀑布比喻成奔腾飞舞的白色长虹,“白虹”既体现瀑布的颜色,又展现其形状如长虹般蜿蜒、飘逸,生动地描绘出瀑布奔腾的气势与优美的形态,从度与形态两方面,以生动的比喻手法,将瀑布的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洞井含清气,漏穴吐飞风

-解析:“洞井含清气”描述山洞和井穴之中蕴含着清新的空气,“含”字使洞井仿佛有了容纳、蕴藏的主动性,让人感受到洞中空气的清新宜人,仿佛能身临其境般呼吸到那股清新。“漏穴吐飞风”,“漏穴”即小孔、缝隙,“吐飞风”形象地写出从这些小孔、缝隙中吹出迅猛的风,“吐”字赋予漏穴以动态感,仿佛风是从穴中吐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氛围,从空气与风两个角度,展现出山洞、漏穴的独特之处。

o玉窦膏滴沥,石乳室空笼

-解析:“玉窦膏滴沥”,“玉窦”指山洞中如玉石般的洞穴,“膏滴沥”描绘洞穴中有如膏状物的液体在不断滴下,“玉”字突出洞穴的珍贵、美丽,“滴沥”则通过声音和动态描写,增添画面的生动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奇的氛围。“石乳室空笼”,描写石钟乳所在的石室,仿佛被一种空灵的气息所笼罩,“空笼”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空间感,让人对石室充满遐想,进一步展现出山洞内部景观的奇特与美妙。

峭崿途弥险,崖岨步才通

-解析:“峭崿途弥险”,“峭崿”指陡峭的山崖,表明道路在陡峭的山崖间延伸,而且越险峻,“弥险”强调危险程度的加深,突出行路的艰难。“崖岨步才通”,“崖岨”同样指高峻险要之处,说明在这样险峻的地方,只有艰难地移步才能勉强通过,从路途的险峻和通行的艰难两个方面,描绘出在这片山区行走的不易,也从侧面反映出山东地区地形的复杂与独特。

余舍平生之所爱,欻暮年而此逢

-解析:“余舍平生之所爱”,诗人表明自己舍弃了一生所喜爱的事物,这里暗示可能为了来到山东任职,放弃了原本的生活或追求,为后文情感的抒埋下伏笔。“欻暮年而此逢”,“欻”表示忽然,诗人感慨在暮年之际,忽然与山东这样的美景相逢,这种暮年与美景的相遇,在时间与情境上形成一种反差,引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惊喜,也有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欲一去而不还,怅邹衣之未褫

-解析:“欲一去而不还”表达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后,产生了就此留下不再离去的强烈愿望,凸显出山东景色对诗人的巨大吸引力。“怅邹衣之未褫”,“邹衣”可能代指官职,“褫”意为解除,诗人惆怅自己未能辞去官职,因为官职的束缚无法实现留下的心愿,此句体现出诗人内心对自由归隐于美景与现实为官责任之间的矛盾与纠结。

揖林壑之清旷,事氓俗之纷诡

-解析:“揖林壑之清旷”,“揖”有向往、亲近之意,诗人表达对山林沟壑清幽旷远之景的向往与热爱,展现出对自然美景的倾心。“事氓俗之纷诡”,“事”指应对,“氓俗”即民间习俗、百姓事务,“纷诡”表示繁杂、诡谲,表明诗人需要应对民间各种繁杂、棘手的事务,此句将对自然的向往与现实官场事务的繁杂相对比,进一步强化诗人内心的矛盾情绪。

幸帝德之方升,值天纲之未毁

-解析:“幸帝德之方升”,诗人庆幸遇到皇帝的德行正在上升,暗示当时政治清明,君主贤明,为诗人实现政治抱负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基础。“值天纲之未毁”,“天纲”可理解为国家的纲纪,表明此时国家纲纪尚未崩坏,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为诗人推行政策、治理地方提供了有利条件,此两句为下文诗人表达施政理想做铺垫。

既除旧而布新,故化民而俗徙

-解析:“既除旧而布新”,诗人表明要在地方上推行新政,革除旧的弊端,建立新的制度和秩序,展现出积极改革、有所作为的决心。“故化民而俗徙”,“化民”指教化百姓,“俗徙”表示改变民俗,诗人期望通过推行新政,达到教化百姓、改变不良民俗的目的,体现出诗人以政治手段改善社会风气、提升百姓生活的施政理念与追求。

播赵俗以南徂,扇齐风以东靡

-解析:“播赵俗以南徂”,“播”为传播,“赵俗”指赵地的风俗,“南徂”指向南传播,诗人希望将赵地优秀的风俗文化向南传播。“扇齐风以东靡”,“扇”有宣扬之意,“齐风”即齐地的风气,“东靡”表示向东扩展,诗人意图把齐地良好的风气向东宣扬推广,此两句表明诗人致力于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传播优秀文化风俗,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以提升整体的社会文化风貌。

乳雉方可驯,流蝗庶能弭

-解析:“乳雉方可驯”运用典故,据《后汉书·鲁恭传》记载,鲁恭以德化民,野鸡都能带着幼雏在他身边安然停留,此句借此表达诗人希望以自己的德政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如同幼雉能被驯服般顺从。“流蝗庶能弭”,“流蝗”指代蝗虫灾害,“弭”为消除,诗人期望能够消除像蝗虫灾害这样的祸端,体现出诗人对治理好地方,让百姓免受灾害之苦,过上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清心矫世浊,俭政革民侈

-解析:“清心矫世浊”,诗人表明要以清正廉洁之心来矫正世俗的污浊风气,体现出诗人坚守自身品德,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决心,从个人品德与社会风气的角度,表达对净化社会环境的追求。“俭政革民侈”,“俭政”即实行俭朴的政策,诗人希望通过推行节俭的政策来革除百姓中存在的奢侈之风,从政策层面出,致力于引导百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一个节俭、淳朴的社会环境。

o秩满归白云,淹留事芝髓

-解析:“秩满归白云”,“秩满”指官员任职期满,诗人表示在任期结束后,想要回归到如白云般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白云”象征着脱尘世、自由自在,体现出诗人对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淹留事芝髓”,“淹留”意为久留,“芝髓”可能指代道家的养生之物,诗人希望在回归后,长久停留,从事如服食芝髓之类修身养性的活动,进一步表明诗人追求精神的脱与身心的调养,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归宿。

……

句译:

被褐守山东,山东万岭郁青葱

-翻译:我穿着粗布衣服在山东任职,山东千万山岭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两溪共一泻,水洁望如空

-翻译:两条溪流一同倾泻而下,溪水洁净得看上去如同天空一样澄澈。

岸侧青莎被,岩间丹桂丛

-翻译:溪岸边上青嫩的莎草像被子一样覆盖着,山岩之间一丛丛丹桂生长着。

上瞻既隐轸,下睇亦溟蒙

-翻译:向上仰望,山峦重叠连绵不断;向下俯视,景色雾气弥漫,模糊不清。

远林响咆兽,近树聒鸣虫

-翻译:远处的树林中传来猛兽的咆哮声,近处的树上鸣虫嘈杂地叫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路出若溪右,涧吐金华东

-翻译:道路从若溪的右侧延伸出去,山涧仿佛从金华山东侧喷涌而出。

万仞倒危石,百丈注悬潨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危石摇摇欲坠,高达百丈的瀑布从悬崖倾泻而下。

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