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乐辞?歌供具
王融
峻宇临层穹,遨远疏远风。
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
金华纷苒若,琼树郁青葱。
贞心延净境,邃业嗣天宫。
……
赏析:
《法乐辞·歌供具》是王融所作,围绕佛教供具展开,通过描绘与供具相关的场景、氛围以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展现了佛教信仰的庄严与神圣,表达对佛法的尊崇以及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一、供具所处环境的宏大与凡
“峻宇临层穹,遨远疏远风”
-景象描绘:“峻宇临层穹”勾勒出高大宏伟的殿宇矗立,仿佛与层层苍穹相接的画面,“峻宇”突出殿宇的高耸威严,“临层穹”强化了其与天际相连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且凡脱俗的氛围。“遨远疏远风”描绘出在这高远的境界中,远离尘世之风的侵扰,“遨远”体现出脱尘世的高远之感,“疏远风”则进一步强调此地与世俗的隔绝,暗示供具所处环境的纯净与神圣。
-作用与意义:此句通过对供具所在环境的描写,为后文对供具的具体描绘和对佛法庄严的展现奠定了基础。宏大而凡的环境不仅凸显了供具的重要性与神圣性,也让读者感受到佛教信仰空间的高远与纯净,引对供具及佛法的敬畏之情。
二、供具所散的神圣气息与影响
“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
-意象解读:“腾芳清汉里”中,“腾芳”表示香气升腾弥漫,“清汉”指代天空,说明供具所散的芬芳香气在清朗的天空中升腾,象征着供具所承载的佛法的祥瑞与美好气息向四方传播。“响梵高云中”,“响梵”指梵音,即佛教诵经之声,“高云”表明声音传得极高极远,仿佛直达云霄,体现出供具所在之处佛法的宣扬传播,梵音回荡,使整个空间都充满神圣的氛围。
-深层含义:这两句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生动地展现了供具在佛教仪式中的重要作用。香气的升腾与梵音的远扬,不仅营造出神圣庄严的宗教氛围,还暗示着佛法的影响力如同这香气与声音一般,能够传播到高远之处,惠及众生,强调了供具在弘扬佛法中的媒介作用。
三、供具的华丽与佛法的繁茂
“金华纷苒若,琼树郁青葱”
-意象描绘:“金华纷苒若”描绘供具上的金色花纹纷繁茂盛,“金华”突出供具装饰的华贵,“纷苒若”则生动地展现出花纹的繁茂与精致,给人以华丽绚烂之感。“琼树郁青葱”中,“琼树”象征着珍贵而美好的树木,这里可能是指供具上雕刻或装饰的树木形象,“郁青葱”描绘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寓意佛法的繁茂昌盛。
-象征意义:这两句通过对供具华丽外表的描绘,展现出对佛法的虔诚供奉。金色花纹与琼树形象不仅体现了供具的精美,更象征着佛法的珍贵、美好与繁荣,表达了信徒对佛法的尊崇与对佛法传承展的美好期望。
四、对修行境界的追求与延续
“贞心延净境,邃业嗣天宫”
-含义阐释:“贞心延净境”,“贞心”指虔诚坚定之心,“延净境”表示凭借这份虔诚之心,不断追求并延续纯净的修行境界,强调信徒内心的坚定信念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秉持贞心,才能达到并维持纯净的修行状态。“邃业嗣天宫”,“邃业”指深远宏大的佛法事业,“嗣天宫”意味着传承如同天宫般高远神圣的佛法,表明信徒期望通过自身修行和对佛法的传承,使佛法的伟大事业得以延续和展,如同继承天宫的神圣使命。
-主题深化:此句点明诗歌主旨,从对供具的描绘上升到对修行境界和佛法传承的追求。表达了信徒不仅通过精美的供具来展现对佛法的尊崇,更希望凭借坚定的信念,在修行道路上不断前进,延续纯净的修行境界,传承佛法的宏大事业,深化了诗歌对佛教信仰内涵的表达。
五、艺术特色
意象丰富,营造氛围:诗人运用“峻宇”“层穹”“清汉”“高云”“金华”“琼树”等丰富多样的意象,构建出一个宏大、神圣且华丽的空间,从环境到供具的具体描绘,全方位营造出浓郁的佛教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佛法的庄严与神圣。
多感官描写,生动形象:“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一句,从嗅觉的“腾芳”和听觉的“响梵”两个角度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供具在佛教仪式中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让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更加鲜活立体。
层层递进,主题升华:诗歌从供具所处的宏大环境,到供具散的神圣气息,再到供具的华丽外表,最后落脚到对修行境界和佛法传承的追求,层层递进,逐步深化主题,使诗歌不仅是对供具的描绘,更是对佛教信仰内涵的深入挖掘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