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诗词一万首 > 第568章 范云巫山高(第2页)

第568章 范云巫山高(第2页)

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

-解析:“巫山高不极”,直接以“高不极”三字,强调巫山高耸入云,仿佛没有尽头,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雄伟壮阔之感,这是对巫山高度的直接描述,让读者瞬间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座巍峨高山的形象。“白日隐光辉”则从侧面烘托巫山之高。白日本是光芒万丈,然而在巫山面前,其光辉却被遮蔽,仿佛这座山能够与天比肩,连太阳的光芒都要为之失色。这不仅进一步突出了巫山的高峻,还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略带压抑的氛围,为整诗定下了高远、神秘的基调,暗示着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同这高耸的巫山一般,深沉而难以捉摸。

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

-解析:“霭霭朝云去”,“霭霭”一词生动地描绘出清晨云雾弥漫、轻柔飘拂的样子,仿佛是一群轻盈的仙子在山间翩翩起舞,缓缓离去,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这里的朝云,既是对巫山清晨自然景象的真实描绘,又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常与神秘、变幻联系在一起。“溟溟暮雨归”,“溟溟”形象地表现出傍晚时分细雨迷蒙的状态,如同一层薄纱笼罩着大地,暮雨纷纷归来,为巫山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感。“朝云”与“暮雨”的交替,不仅展现了巫山一天之中气象的变化万千,而且“巫山云雨”在文学传统中常被用来暗示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下文诗人情感的抒埋下伏笔,使整诗充满了一种神秘而惆怅的氛围。

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

-解析:“岩悬兽无迹”,描绘出巫山的悬崖峭壁高高悬挂,陡峭异常,连善于攀爬的野兽都难以留下踪迹,这一方面突出了巫山地形的险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僻。没有野兽的活动,使得这片区域显得格外寂静,甚至有些阴森。“林暗鸟疑飞”,山林阴暗幽深,光线昏暗,鸟儿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受到了某种惊吓,疑是要振翅疾飞。“暗”字渲染出树林的阴沉氛围,“疑飞”则通过对鸟儿动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紧张、不安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巫山险峻的悬崖和阴森的树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峻、孤寂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以景衬情,将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环境描写之中,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枕席竟谁荐,相望空依依

-解析:“枕席竟谁荐”,此句化用典故,在古代文化语境中,“枕席”常与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相关联,这里诗人以“枕席竟谁荐”出无奈的感慨,意思是这枕席最终又该进献给谁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无所寄托,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失落。这种对情感归宿的迷茫,是诗人情感的一次集中宣泄。“相望空依依”,则点明诗人与心中思念之人只能遥遥相望,“空依依”三个字将这种相望的徒劳无功和内心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依依”体现出诗人对对方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情,然而“空”字又强调了这种情感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只能空自满怀依恋地遥望着远方,却无法与思念之人相聚。这一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相聚的痛苦,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那份煎熬与无奈。

……

句译:

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

巫山高耸入云,不见尽头,连白日的光辉都被遮蔽。

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

清晨,云雾弥漫,缓缓飘去;傍晚,细雨蒙蒙,纷纷归来。

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

悬崖峭壁高悬,不见野兽的踪迹;树林阴暗幽深,鸟儿仿佛惊飞。

枕席竟谁荐,相望空依依

这枕席最终又该进献给谁呢?只能空自满怀依恋地遥相张望。

……

全译:

巫山高耸入云,连绵无尽,就连白日的光芒也被它遮蔽。

清晨,霭霭云雾悠然飘去;傍晚,溟溟细雨纷纷而归。

悬崖陡峭高悬,不见野兽出没的踪迹;山林幽暗深沉,鸟儿像是受到惊吓而疾飞。

这精美的枕席究竟该向谁进献呢?徒然满怀深情地相互遥望。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