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除诗
范云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
定交无恒所。同志互相求。
执手欢高宴。举白穷献酬。
破琴岂重赏。临濠宁再俦。
危生一朝露。蝼蚁将见谋。
成功退不处。为名自此收。
收名弃车马。单步反蜗牛。
开渠纳秋水。相土播春畴。
闭门谢世人。何欲复何求。
……
赏析:
《建除诗》是一种特殊的杂体诗,它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字冠于句,构成独特的诗歌形式。范云此作借这种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生图景与思想转变。
一、开篇描绘宏大的建国立业之景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建国负东海”,起笔便勾勒出一个倚仗东海而立的宏大国家形象,“负”字赋予国家以坚实之感,显示其地理位置优越,根基稳固。“衣冠成营丘”,营丘是齐国故地,此句表明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完备的礼仪文化制度,展现出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文明开化。诗人开篇营造出一种宏大、庄重的氛围,暗示着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与曾经的辉煌成就。
二、途中的游历与社交场景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除道梁淄水”,描绘出修治道路、横跨淄水的开拓进取之态,展现出一种积极行动、勇于征服自然阻碍的精神。“结驷登之罘”,乘坐四匹马拉的车登上之罘山,既显示出出行的隆重,又有一种登高望远、志得意满的意味,暗示诗人在追求事业过程中的意气风。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描绘出宴会上满座皆是良朋益友的热闹场景,“苹藻绝时羞”虽言以苹藻供奉,无美味佳肴,却更强调了朋友相聚时重情而非重物质享受,突出了真挚的友情,反映出诗人社交生活的丰富与和谐,以及对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视。
三、对广阔世界的眺望与对友情的珍视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诗人极目远眺,将聊摄、姑尤等地尽收眼底,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胸怀。这种对广阔地域的描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暗示着诗人在事业或人生追求上的广阔视野与雄心壮志。
定交无恒所,同志互相求:强调结交朋友不拘泥于固定场所,志同道合者相互吸引、彼此寻求。此句表达出诗人对真挚友情和共同理想的看重,认为友情不受时空限制,只要心意相通,便能相聚相知,反映出诗人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对精神契合的追求。
四、宴饮之欢与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执手欢高宴,举白穷献酬:描绘朋友相聚,执手共赴盛宴,举杯畅饮、相互劝酒的欢乐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宴会上热烈、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欢聚时光的珍视。
破琴岂重赏,临濠宁再俦:“破琴岂重赏”用伯牙破琴谢知音典故,表明诗人看重的是知音之情,而非赏赐,体现出对精神层面情谊的执着。“临濠宁再俦”以庄子与惠子濠梁之辩为典,感慨世间难再寻如庄子与惠子这般相知相惜之人,进一步强调了对高洁友情和精神契合的坚守,凸显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纯粹情感的追求。
五、对人生危机的警醒与功成身退的思考
危生一朝露,蝼蚁将见谋:“危生一朝露”,将人生的脆弱比作早晨的露水,转瞬即逝,充满危机感,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蝼蚁将见谋”暗示即使强大之人,也可能遭受如蝼蚁般弱小却阴险之人的算计,体现出对潜在危险的警惕,反映出诗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
成功退不处,为名自此收:在认识到人生的危机后,诗人提出成功之后不应贪恋权位,而应及时隐退,从此收起追逐功名之心。这体现了诗人在经历世事之后,对功名利禄的脱态度,是一种对人生更高层次的思考,显示出其睿智和对自我人生规划的清晰认知。
六、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与内心的淡泊
收名弃车马,单步反蜗牛:“收名弃车马”表明诗人彻底放下名利,舍弃车马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外物,选择回归简朴生活。“单步反蜗牛”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步行,回到如蜗牛壳般简陋居所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决然舍弃,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态度。
开渠纳秋水,相土播春畴: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场景,秋天开挖水渠引入秋水,春天察看土地播种。这一系列农耕活动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表达出诗人对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一种平和、悠然的生活情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闭门谢世人,何欲复何求:诗人选择关闭门户,谢绝世俗之人打扰,表明彻底与世俗喧嚣隔绝。“何欲复何求”以反问形式,强调自己已无过多欲望追求,内心达到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表达出对这种简单、纯粹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视。
七、艺术特色
形式独特:采用建除诗体,以特定的十二字依次冠于句,使诗歌形式整齐有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这种独特形式既增加了创作难度,又为诗歌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高的文字驾驭能力。
用典自然: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伯牙破琴、濠梁之辩等,这些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深化了主题表达,更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诗歌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思想情感。
情感跌宕起伏:诗歌情感从开篇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到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危机的警醒,再到功成身退的豁达以及回归田园的淡泊宁静,情感脉络清晰且跌宕起伏。这种情感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与感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引读者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共鸣与思考。
……
解析: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
-解析:“建国负东海”,描述建立国家时以东海为依靠,“负”字生动体现出国家地理位置的险要与依托自然天险的稳固,暗示国家根基坚实。“衣冠成营丘”,“衣冠”代表礼仪制度与文化,“营丘”是重要的历史地域,表明在此地形成了完善的文化礼仪体系,显示国家的繁荣与文明开化,展现出一幅宏大的建国立业场景,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建设和文化展的赞叹或参与其中的自豪。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
-解析:“除道梁淄水”,“除道”意为修治道路,“梁”有横跨之意,此句描绘出为了展和开拓,不畏艰难修治道路横跨淄水的场景,展现出积极进取、勇于克服自然障碍的精神。“结驷登之罘”,“结驷”指驾驭四匹马拉的车,显示出行的隆重与气派,“登之罘”则表明前往之罘山,象征着追求高远目标,表达出诗人在追求事业过程中的昂扬斗志与志得意满。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
-解析:“满座咸嘉友”直白地描绘出宴会上在座的都是优秀、值得结交的朋友,呈现出一种欢乐融洽的社交氛围,反映诗人社交圈子的优质与和谐。“苹藻绝时羞”,“苹藻”原指供祭祀用的水草,“时羞”指当时的美味佳肴,这里表示虽无丰盛美食,却以苹藻供奉,强调聚会更重情谊而非物质享受,突出朋友间真挚纯粹的友情。